顾从卿坦然点头:“是想让读者慢慢习惯‘中国元素’的存在。
就像煮茶,得一点点加茶叶,太急了反而涩。”
宋大使在一旁笑道:“你看,这就是他的本事。
别人搞外交靠谈判桌,他靠笔尖。
别人递国书,他递小说——结果呢?
效果一点不差,还更让人记牢。”
“现在英国外交系统啊,都知道咱们使馆有个大作家。”
……
送宋大使去机场那天,伦敦难得放晴。
《血字的研究》的法语译本刚在巴黎开售的消息传来,新大使拍着顾从卿的肩膀:“看来你的福尔摩斯,要跟着你一起‘升职’了。”
回到使馆时,收发室递来一封来自国内的信,是外文局寄来的,说《血字的研究》中文版即将付印,问他要不要写篇序。
顾从卿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往来的同事,忽然提笔写下:“故事无国界,就像善意无国界……”
……
顾从卿心里始终惦记着接刘春晓来英国的事。
他心里清楚,自己在英国的任期绝不会短,看眼下的情形,最少也得待上五年左右,这么长的时间,他实在无法忍受和刘春晓一直两地分居。
按规定,若以家属身份接她过来,得等自己升到一等秘书才行,算算时间,还要整整三年。
三年的光阴,对盼着相守的两个人来说,实在太过漫长,顾从卿一天也不想多等。
思来想去,他把主意打到了公派留学上——要是能让刘春晓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来英国求学,既能让她继续深造,两人也能早日团聚,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打定主意后,顾从卿立刻着手行动。
他先是联系上了自己在北清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导师,仔细询问了公派留学名额的申请流程和可操作性。
导师听完他的想法,虽觉难度不小,但也愿意帮忙留意。
紧接着,他又拜托了顾爷爷,凭借老人家的人脉和影响力从中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