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晓破涕为笑,一把抱住弟弟:“怎么会不想你?
你都长这么高了,快比你姐夫高了!”
刘父在一旁咳嗽两声:“行了行了,别在门口堵着,进屋去。”
刘母拉着刘春晓的手往里走,絮絮叨叨地说:“你走之后啊,你弟天天念叨你,说姐不在家,没人管他写作业了。
你爸呢,嘴上不说,天天听收音机……”
顾从卿跟在后面,看着刘春晓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周姥姥在厨房喊:“人齐了!下饺子喽!”
话音刚落,满屋都是碗筷碰撞的叮当声,混着说笑声,像一首最热闹的歌。
锅里的饺子翻滚着,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咬一口,是熟悉的家乡味。
八仙桌被菜盘摆得满满当当,红烧肘子油光锃亮,糖醋排骨裹着琥珀色的汁,刚出锅的饺子冒着白气。
可满桌的香味,却敌不过大家的好奇心——筷子刚夹起菜,话头就又绕回了英国。
“从卿,那边的房子是不是都带小花园啊?”
周姥姥夹了个饺子,眼睛却盯着顾从卿,“跟照片里似的?”
“也不是啊姥姥,也有不带的,”顾从卿放下筷子,起身往家走,“我带了照片,您瞧瞧就知道了。”
他抱来个牛皮相册,刚翻开第一页,土豆就凑了过来:“哇!这是大本钟吧?”
照片里,顾从卿和刘春晓站在钟楼前,背景是飘着白云的蓝天。
刘母指着一张花园的照片,笑着问:“这是你们住的地方?
这花长得真好,比咱家院里的月季精神。”
照片里,刘春晓正蹲在花丛前浇水,围裙上沾着点泥土,笑得眯起了眼。
“那是春晓侍弄得好,”顾从卿翻到下一页,是厨房的照片,“您看这灶台,比咱家的小,火也小炒起菜来总觉得不得劲,还是咱这大铁锅炒出来的香。”
刘父指着一张议会大厦的照片,神情严肃了些:“你们在那边,工作上没遇到啥难处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说外国人有时候挺排外的。”
顾从卿翻到一张他和英国同事的合影:“还好,您看这几位,都是使馆的搭档,处得跟兄弟似的。
再说,咱自己腰杆硬,工作上不含糊,他们也敬重。”
刘春明抢过相册,翻到一张刘春晓穿着白大褂的照片,眼睛亮了:“姐,你这是在医院?”
刘春晓笑着说:“是在学校做实验拍的。”
周姥爷翻到一张街头的照片,指着那些戴礼帽的人笑:“土豆总问人家是不是天天戴帽子,你看,还真戴!”
土豆脸一红,挠着头笑:“我以为书上写的是假的呢。”
相册一页页翻过,从伦敦眼到泰晤士河,从他们住的小阁楼到使馆,每张照片里都藏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