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技术与匠心的碰撞

寒门小郎中 滔滔江水 1233 字 5个月前

也就三两分钟的工夫,她快步回到林楚钦身边,声音压得低低的:“楚钦,我问了。是突击检查,带队的是副组长周正国,出了名的不好说话,专挑咱们这种没证的‘土方子’下手,最近好几家小作坊都让他给封了。”

这话一出,院子里刚被压下去一点的议论声又嗡嗡地响起来。

“都静静!”林楚钦一开口,声音不高,却一下子压住了所有人的慌乱。

他扫了一圈,最后说:“我连夜开个会。大伙儿放心,咱们的东西好不好,自己心里有数。真金不怕火炼,真出了事,我林楚钦担着!”

这句话一出来,人心像是被压舱石给稳住了。

林楚钦也不耽搁,立刻开始安排。

“周雅姐,王工,麻烦你们两位,把咱们所有的生产记录、质检数据,还有卫生条件,都整理出来。”他看向王建国,“王工,这次得把咱们的‘手艺’,变成他们能看明白、挑不出毛病的‘规矩’。”

王建国推了推眼镜,用力点头,脸上那股子技术员的劲儿又上来了,不过这次是卯着劲儿的严肃。

“亮玉!”

“楚钦哥,我在!”李亮玉应声,站得笔挺。

“你带几个小伙子,把作坊里外,犄角旮旯,给我重新打扫消毒一遍!仔仔细细的!”

“保证完成任务!”李亮玉招呼一声,带着几个年轻人立刻行动起来,那股子认真劲儿,恨不得把地皮都擦掉一层。

整个百草堂,不,整个靠山村,都跟着动了起来。原先的慌乱没了,倒像是憋着一口气,非要让城里来的“官”开开眼。

检查组的人来得比想的还快。

第二天,天刚透亮,几辆挂着卫生执法牌子的车就开进了村口,卷起一阵晨间的尘土。车门一开,下来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国字脸,嘴唇抿得紧紧的,正是周正国。

他没搭理迎上来的村干部,下了车,锐利的视线在周围扫了一圈,直接问:“生产车间在哪儿?带路。”

林楚钦上前一步:“周组长,我是林楚钦,这里的负责人。这边请。”

周正国领着人进了加工坊,脚步微微一顿。

他预想中的乡下小作坊,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可眼前,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药材归置得井井有条,空气里除了药草的清香,再没别的味儿。墙上还贴着王建国他们熬夜弄出来的生产流程图和卫生条例。

这点意外,并没让他紧绷的面部线条有丝毫松动。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落在了那个跟周围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的土烘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