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军阀混战

农村三代人 刘海峰 1503 字 4个月前

民国时候的各个军阀,数得上名的,得有十几个。那时候,只要你手里有枪,有军队,哪怕只有一个师,你都可以自封为王。想跟着谁混就跟着谁混,想自己单干就单干。反正群龙无首,反正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当老大,谁都想扩充自己的地盘。就这样,大家你打我,我打你,我联合你打他,你联合他打我,以至于后来,为了争夺底盘和权贵,爆发了直皖大战,直奉大战等。

这边的军阀混战打仗,那边的孙先生,闹革命也没闲着,领导着拥护他的军队,开展护法运动。联合各个党派,实现革命夙愿。孙先生筹建黄埔军校,准备武装统一全国。结束这种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五四运动,就是那时候爆发的,红色革命的种子,开始播撒中华大地。

1925年,冯玉祥幡然醒悟,邀请孙先生来北京,共商国事。孙先生如约前往,却不幸旧疾复发,病逝在北京。死前,孙先生说了最后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是啊,所谓革命成功,起码得先,统一这个国家吧?可孙先生没等到这一天,只能带着,未成功的遗憾而离开。但他离开后,他的革命党,内部开始争权夺利,谁都想当第二个孙老大。这就再次上演了,老袁死后,小弟们想当老大的场景。

孙先生有个姓蒋的小弟,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蒋校长是个,会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最初并无,显赫地位。但他会左右逢源,拉拢江浙财团支持他。该打的打,该杀的杀,该哄的哄,手里还有黄埔毕业的娃娃兵们,为自己浴血奋战。

后来蒋校长,竟然坐到了老大的地位,1927年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上任后,蒋校长以统一国家,为夙愿。继续北伐,消灭那些割据的军阀势力。一路从南京打到北京,打下北京后,把北京改名为北平市,希望北方从此平静。

小主,

直到1928年,东北王张大帅在皇姑屯,被小日子炸死后,少帅张学良子承父业,掌管了东北军。少帅可没他老子,那么多权谋,在老蒋的威逼利诱下,宣布改旗易帜。扯下五色国旗,换上了青天白日旗。

从此,少帅认了蒋校长为大哥,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民国算是完成了基本的统一。

但1930年,又爆发了中原大战,党派斗争中,失意的汪精卫,联合西北王冯玉祥、晋系的阎锡山,桂系的李宗仁等,想和蒋校长再掰掰手腕。在河南、山东、安徽等中原地区,又和蒋校长干了一架,双方投入了110多万的兵力,结果,还是蒋校长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