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文信,娶不上媳妇来,你这日子就不过啦?”刘氏看着文店一脸的愁苦,不禁的讪笑。
“过是得过,可是,过的不踏实,不痛快。”文店看着刘氏:“媳妇,你得帮我,帮文信,你们村,离着我们村远,文信说咱大梨园村,附近的媳妇,怕是说不上来了,就得找个远点的村子。不知根知底的,这样,没准兴许,能说一门亲事呢?这事啊,还就真的得你才能办成。”
“听你这话的意思,怎么了,想找个冤大头,找个不知道文信底细的人,嫁给文信啊?”刘氏故意逗文店。
文店点了点头:“事是这么个事,但你也别说的这么直接啊。”
“行,我想想。”刘氏说这话的时候,其实脑子里,已经帮文信物色了一个媳妇,就是刘氏本村的一个妹妹。
“好好想想,媳妇,就得靠你了,要是你当这个媒人,给文信说上媳妇来。我,我爹娘,我们都记你一辈子的好,感谢你一辈子。”文店双手抱十,连忙给媳妇作起揖来。
刘氏噗嗤一声笑了:“我给文信说媳妇,是要你,要你们全家感谢我啊?说到底,文信也是我的亲兄弟,谁不盼着自己的兄弟,能早点娶媳妇呢。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嫁到了你们家,就得向着你们啊,你在你这四个兄弟里当大哥,我也得当大嫂啊,当大嫂的别的帮不上,帮自己的兄弟说媒亲事,这也是天经地义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媳妇,你要是这么说,那你可太深明大义啦,就冲你这句话,你绝对当得起这个大嫂。”文店一边说着,一边竖起大拇指,不忘给刘氏拍拍马屁,自己的媳妇自己了解,既然媳妇说出了这句话,肯定是心里已经有数了,他得赶紧趁热打铁,探探媳妇的口风,连忙凑到媳妇的眼前,小声道:“媳妇,文信的媳妇,你肯定有眉目了。”
“你啊你啊。”刘氏用手指头,杵了杵文店的额头:“我有个本家的妹妹,就隔着一条胡同,我那个妹妹,算得上大家闺秀,我管她爹叫叔,我那个叔是个文化人,听我爹说,人家是清朝末年的,一个秀才,到了民国,给一个地主家当大总管,识文断字的,写的毛笔字可好看了,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拿着红纸,去他家让他给写对联。我那个妹妹比咱可强,别看人家是个女娃,人家还念过几天书,上完了小学,认识不少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