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包饺子吃

农村三代人 刘海峰 1361 字 4个月前

“当然有影响啊。”文攀来了劲头:“我们原本,就不是什么正式职工,你想想,厂子的经济效益不好,国家才改革啊。厂子的效益,一时半会提不上来,那不就得控制成本吗?正式的职工,都少拿工资,甚至下岗,我们这些临时工,又算什么?好多个正式的职工,都被厂子给裁掉了,我也早就被油田辞退了。”

“怎么给辞了呢?”文信疑惑不解:“当时,就没想想办法,混个正式的吗?”

“哥,你说的轻巧,外面的事,可不像你想的这么简单。”文攀道:“你在家里,外面的事知道的少,现在全国上下,都要求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咱啥也不是,怎么能端国家这碗饭呢?”

文信点了点头:“我记得你,不还是党员吗?对党员,上面就没有什么照顾吗?”

“还党员呢?”文攀摇了摇头:“现在就连入党,也得是选有知识的人了,今年年初的时候,中央开了好几次会呢。我听说上面的组织部,还专门开了个会,做了个叫做什么,《关于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报告》。现在入党,都是紧着那些知识分子们,都是吸收那些个,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咱一个奔五十岁的大老粗,人家照顾咱什么啊?”

“也是。”文信道:“国家是越来越,重视念书的人了,可不像是前些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专门捡那些知识分子们斗。你嫂子,当时也被斗了。她现在,可排斥孩子们上学了。好像,那时候因为被斗,这脑子上又受了不少刺激,心里落下病根了。唉,脑子,还是有点不太正常。”

“哥,一定得让国增他们,好好念书。”文攀道:“别的不说,你就看这国家,现在多重视念书,多重视人才。这些年,每年都召开科学技术大会,今年大会上,小平说了,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都得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哥,你说,这人要是不念书,上哪学那些科技的东西呢?”

“嗯,是这个道理。”文信点了点头:“国增这孩子,念书还行,国长这孩子,就差得远了,小双,念书还行,但毕竟是个丫头。”

“两个男孩子,能有一个有出息,就行了。”文攀道:“上个月的月底,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说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听人家说,国家这是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还要调整中等教育的结构,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还要改革,大学里的招生计划呢。等国增念了大学,他们以后毕了业,分配制度,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是吗?孩子念个书,国家还有这么多的改革?”文信看着文攀:“文攀啊,要不说,还是你们出去了好,知道的事就是多。不像我,跟个井底里的蛤蟆似的。”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