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生,都过的清苦节俭,对吃饭穿衣,从不讲究。但在他死后,母亲自作主张,吩咐着办丧事的人,给他买了一身好寿衣,一口上等的棺材,让他穿的好,住的好的走。
父亲死后,倘若遗体火化,可以因意外保险,而领取三万块钱的安葬费。但母亲却对我说,咱不要那三万块钱,让他囫囵个的来,也囫囵个的走吧。
父亲死时,是53岁。按照族里的规矩,没有过60岁而死,不能进祖坟。父亲埋葬在哪,成为了难题。正当族人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之时,母亲当机立断,做出拔坟的决定。将爷爷之前的坟地,迁到过继过来的会堂这边,给会堂守祖。父亲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埋在爷爷脚下,埋在我们自家的田地。
因为父亲生前曾说过,祖坟是别人家的田地,爷爷埋在那,总是因种地占坟,而受人欺负。他不喜欢祖坟那边,将来他死了,真不想埋在那。
按照村上的风俗,死去的人在下葬的当天,得由晚辈们,对着他的灵牌,给他洗脸,喂饭,喝水,送他上路。但母亲却包揽了所有,对着他的灵牌,哭喊着:你好好洗把脸,吃饱饭,喝足水,再好好看看这一家老小,安心的上路吧。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母亲是爱父亲的。他们吵吵闹闹了半辈子,在父亲死后,母亲却处处为他着想。
每个男生,都会在28岁至31岁,这四年里,经历人生中,一个很大的坎。这个坎会颠覆,你过往的生活。给你的身心,造成重大的创伤。你只有走过了这个坎,才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男人。
从28岁到30岁,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算忘记父亲的死。对他的离开,才算真正接受。渐渐适应了,没有父亲的生活。我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亲人,还剩母亲,妹妹,奶奶,姥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父亲走后,我时常会想念过去,回忆过去,反思过往。为什么在我小时候,唯一的舅舅马景明,最后会得了癌症?才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而我的母亲,又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舅舅,原本应承担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