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一百天了

农村三代人 刘海峰 1444 字 4个月前

“我说,抓周,照百日照的事,你可别忘了。”秀峦道:“明天,就整好一百天了。”

“忘不了,都准备好了。后天,县里照相店来人,给学生们照毕业照。到时候,我让人家来趟家里,给刘旭照几张。”国增道:“无非,就是给他几块钱嘛。”

“嗯。”秀峦点了点头,等给孩子照完了相,再买了刘国松家的房子,到时候,这一家三口,终于有自己单独的家了。

夜色静谧,一家人都酣睡起来。这屋,国增在呼呼的打呼噜,那屋,公婆也在鼾声如雷。孩子又时不时的醒来哭,秀峦被吵的心烦意乱。生孩子的最大痛苦,就是夜里睡不好觉。孩子稍微有个动静,你就得起来喂奶。一晚上,起来个两三趟,都是少的。更何况,俩屋里,还有三个雷神,在那哼啊哈的,真是让人濒临崩溃。

秀峦只期盼着,赶紧搬家,起码能落个,耳根子清净。

孩子一百岁,要抓周。晚上的时候,国增等人,将准备好的抓周物件,都纷纷摆在了炕上。有毛笔、砚台、铜钱、书、尺子、笛子、算盘、馒头等等。

秀峦将孩子,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一家人逗着孩子,指引着孩子抓这抓那。文信盯着馒头:“馒头,大孙子,旭啊,咱抓馒头。将来,咱不愁吃,不愁喝。”

春兰则盯着铜钱:“旭啊,抓钱啊,抓钱。”

秀峦也随声附和:“抓钱啊。”一边说着,还一边引导着孩子,往铜钱的方向看。

国增笑着:“旭啊,抓书,抓书。将来,咱考上大学,当个有文化的人。”

小刘旭的手,一会摸摸馒头,一会又摸摸铜钱,一会又摸摸笛子,最后看准了那本书,便一把抓起来,抱着书本啃食了起来。

众人笑了一番,虽然最终的结果,不是大多数人所望。但也依旧随声附和的,表示满意。说抓书好,抓书好啊,将来这孩子,得是个文化人。文化人也好啊,不愁吃喝,不愁钱。

国增心里最乐了,儿子抓周,可是抓到他心里去了。

学校的院子里,学生们整整齐齐的,按照男女和身高,站成了三排。最前面,还放了一排凳子,校长和老师们,纷纷坐在了凳子上。照相店里的师傅,握着照相机,对着毕业班的师生们,按下快门,一会的功夫,便照完了这毕业照。

国增带着照相师傅,从学校到了自己家。秀峦早就准备好了一切,给儿子穿上了,红彤彤的虎头肚兜,脖子上,还戴上了长命百岁锁。手和脚上,也戴着银手镯,银脚镯。这些,都是自己回娘家时,孩子的大舅,给外甥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照相师傅逗着小家伙玩,国增则搬来一把椅子,问道:“在哪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