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外出一次,常常要到很远的地方,来回的路上,就得将近两三个小时,所以夫妻俩人,这才常常皮星戴月,一出门就是一整天。
有时候,去大摩河村,那边的地里搂绊子,秀峦就一早,将孩子交给自己的娘看。娘不光是给自己看孩子,还看5岁大的侄女马芳菲,她原本不想把孩子,交给娘看,但娘却执意要看外孙。秀峦说,你看一个孩子,就够费劲了,看两个孩子,还不累坏了?
娘却说,这看孩子,跟放羊一样,一个也是放,两个也是放,多个孩子,不碍事。
秀峦只好把孩子,交给娘来看,晚上天快黑的时候,夫妻俩再赶着牛车,顺路接上孩子,回大梨园村。
她不放心婆婆看孩子,但放心自己的娘看孩子。
有时候,秀峦也想让孩子,住到姥姥家,可刘旭这孩子,白天怎么跟姥姥,跟小表姐玩都行,一到晚上,就必须得找自己的妈,必须得跟着妈回家,要不然,非得大哭大闹。秀峦无奈,自己再苦再累,也得让孩子,跟着自己回家睡觉。不管晚上,搂绊子到多晚,也得从娘家的门口路过,接上儿子回家。
小小的海旭,跟着父母,风里来雨里去的,度过了夏天和秋天,每天晚上,他那双小眼睛,盯着父母,在家南墙的空地上卸绊子,看着父母将绊子堆,越堆越高,由最初的一个小山头,渐渐的堆的,跟墙头一样高了。
国增和秀峦,一边要搂绊子,一边也种庄稼,挤出时间来,播种玉米的种子,而后施肥,拔草。等到秋天里,玉米熟了,又割玉米,剥玉米,夫妻俩人,每天都忙的昏天黑地。至于小海旭,全当时下地干活时,顺手养了这么一个儿子。
晚上,夫妻俩人赶着牛车回家,秀峦拖了自己的外套,裹在小海旭身上,秋天里的夜,天气明显的凉了,孩子要是睡这么一路,指不定得冻坏了。看着孩子那张黑乎乎,脏乎乎的脸,秀峦一阵心酸,哪个当妈的,不疼自己的儿子?可为了搂绊子,为了赚钱,为了改变这个,一穷二白的家,她又有什么办法?
老话说的好,养孩子,就跟养猫狗一样,当啷着就养大了。
坐在牛车上,堆的老高的绊子垛上,秀峦对着国增道:“这牛车,太慢了,等咱挣了钱,也买个三马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