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四亩土地

农村三代人 刘海峰 1282 字 4个月前

村西,村南,村东,村北,二十七亩地,都分完了。除了村南头,有一块四亩地的大地,剩下的,不是这有两亩,就是那有三亩,都是些鸡零狗碎的地。比如村北的河边,有二分地,村西的省道旁,有三分地,还有孟家地,棋盘子地等等,总之,这七七八八的地,三家算是分完了。

按照各家的人口,一口人三亩地,文信分到了六亩半的地,多出来的那半亩,是葡萄园子里的地,国长主动让了出来,葡萄园子,是爸一直种,自己不抢这半亩地。

国增家,一共分到了九亩半的地,之所以多出半亩地,是因为一些零零散散的几分地,国长不愿意种,都分给了国增。

国长道:“才几分地,还值得种吗?都不够费功夫的。河的北边,那二分地,哥,你种吧。”

国增道:“二分地也是地,将来,能种点花生啊,绿豆啊,小红豆啊,实在不行,种红薯呢,河边都是些沙地,种出来的红薯好吃。国长,你种吧。”

“我才不种呢。”国长不屑一顾:“还红薯花生,费那个时间干嘛?想吃红薯花生,自己买不就得了,我才不受那个累呢,还是你种吧。”

见国长不要,爸爸也不要,国增道:“我种就我种,我不怕受累,将来,这二分地,我能给他种成半亩地。”国增的意思是,那二分地的旁边,都是些荒地,他将来,能把荒地,再开成能种庄稼的地。

“行,不嫌麻烦,你就种。”国长笑了笑。

文信在一旁听着,不语。却瞥了瞥国长一眼,这老二,打小就不爱地,不跟这土地亲,更是不愿意受累,不愿意干农活,不愿意往地里钻,国增却恰恰相反。这哥俩,关于这地里的事,差的是一天一地。

待到分完了地,三代人散去,各自回家,快进家门口的时候,小刘旭想起了什么:“爸,咱家分的地,是不是都是不好的?分的也比我叔家少。”

国增笑了笑:“哪有什么好不好,都差不多,现在分的少,种着种着,就会多了。再说了,咱家不是分到了南边,那四亩的大地吗?二十多亩地,就这一块整壮。”

“可爷爷说,那是块二片地,旁边的两块一片地,加起来,也有四亩。”刘旭道:“都分给了我叔。”

“一样,差不多。”国增不以为然:“你看着吧,等你长大了,这四亩地,至少变成五亩地。”

父子俩说着,进了屋,刘旭喝了口水,又跑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