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鸣琴晚年

农村三代人 刘海峰 1472 字 3个月前

垂暮之年的鸣琴,时常一个人,坐在小区的楼下,看着四周的高楼大厦,听着远处的汽车鸣笛,车水马龙之中的人来车往。他不禁感叹,这城市里的生活,哪里好?还是农村老家的生活好。

他现在最为怀念的,就是当初自己和魏氏,老两口子,在那个自家的小院里,在那三间小土房里,相互陪伴与搀扶,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这种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可能有了。

在沧州也住不惯,鸣琴依旧跟二儿子占文,吵着要回家,占文道:“爹,我这不就是你的家吗?”

鸣琴理直气壮:“我要回山后,回我自己山后的家。”

儿女们,自然有儿女们的工作和生活,谁也不可能每天陪着老爹。鸣琴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影响和消耗,儿子儿媳的正常生活。

最终,谁也没能拗过鸣琴,老爹要回老家,那就回去吧。

金双和杨呈强两口子,听说姥爷要回来,自然是高兴不已,连忙租了个车,从海兴县山后村,开了近两个小时,赶到了沧州市区,接姥爷回去。他们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当初,他们两口子,充当姥姥和姥爷的全职保姆,大舅和二舅,按月给他们发双份工资。但自从姥姥离世后,两人的工资减半了,只给开一份工资。伺候两个老人,开两份工资,现在只伺候姥爷了,可不只给开一份工资嘛。

但自从姥爷被接到了石家庄、沧州去生活,这大舅和二舅给开的工资,也就断了两个月。现在,姥爷要回来了,以后,又能按月开工资了,俩人自然是迫不及待的,要把姥爷接回来。

金双夫妇,如今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大舅和二舅,给开的工资。他们之前在村上,开过小卖部,小卖部后来经营的不怎么样,就关门大吉。杨呈强又开始养花卖花,但也不怎么样,只能勉强维持罢了。他们的主要进项,还是大舅和二舅给开的工资,一个月,五千块钱呢。

鸣琴回到山后村后,国增开着三马子,载着妈妈春兰,一起来看望姥爷,国增打趣道:“姥爷,两个儿子家,你都住了,不去闺女家住几天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