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错误,在春兰父母刘鸣琴夫妇,传统封建的思想下,并没有得到更正,做到及时止损。反而是一错再错,错上加错,终究酿成了一场,影响了三代人的大错。
春兰得知自己受了骗,想要离婚,但父母却不同意。鸣琴夫妇不会考虑,女儿过的好不好,幸福不幸福,他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颜面,只是那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思想。折腾了几年,春兰在离婚无望后,便疯了,得了精神病。
当然,春兰也自杀过几次,想要一死了之,彻底解脱这两个家庭。但当她把襁褓之中的国增,放在河边,自己则朝着河水深处走去时,国增的啼哭声,还是触动了她母爱的心弦,她才不得不,继续活了下来。继续守着这个令她厌恶,一辈子都没瞧得上的刘文信,继续过日子。
媳妇看不上自己,又得了精神病,每天疯疯癫癫,要死要活的,文信能怎么办?只能将就着过日子。这一将就,就是四十多年。
这四十多年里,自己相继有了国长,金双,这一双儿女,算上长子国增,自己共有三个儿女。而后,国增和国长,也都娶了媳妇,每个人又分别给自己,生了孙子孙女。
想想自己这一辈子,也行啊,算是圆满。婚姻虽然不幸福,但好在,生下了三个儿女,生下了四个孙子孙女,自己这棵大树上,繁衍出的枝枝叶叶,算是都看到了。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文信的丧事,办的中规中矩。两个儿子国增和国长,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只能按照村上的风俗,来办老爹的丧事。既不好,也不差,随大流而已。守孝三天,供亲戚朋友前来吊唁,接着出殡,下葬,送老爹一路走好。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刘旭来到了爷爷的灵前,他要再为爷爷,守最后一夜的灵。等到了天亮,爷爷的遗体,将会从冰棺换到棺材里,而后棺材下葬,埋进祖坟的坟地里。从此以后,自己就再也,不能守着爷爷了。
坐在灵棚里,刘旭跟姑姑金双,一起叠纸钱。姑侄俩人情不自禁的,说到了文信之前的往事。聊天中,刘旭才得知,原来今年夏天的时候,自己在唐山打工时,爷爷就病危过一次,也是住进了医院,差点没抢救过来。
姑姑哭着道:“见你爷爷快不行了,我就去外面的寿衣店,买来了寿衣,想在你爷爷临走前,穿上寿衣走,不能光着身子走啊。”
“那爷爷现在穿的这身寿衣,就是你当时买的?”刘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