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品珍看完,长长舒了一口气:"蔡总司令没有追究我们全歼段祺瑞部的责任。"他转向副官,“立刻统计所有重武器,准备移交给第五军。”
他走到窗前,望着城内忙碌的医务兵和伤员。一万七千人的伤亡,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如果当时等待命令再行动,会不会少死些弟兄?
"军长,是弟兄们杀红了眼。"参谋长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若不是您果断命令继续出击,现在衡阳虽然还是北洋的,但第六军的脊梁骨就断了。”
顾品珍摇摇头:“给总指挥部发报,就说…顾某擅自行动,甘愿受罚。但第六军全体将士请战,到达湘乡后,愿为先锋攻打冯国璋!”
他走出指挥部,来到伤员安置处。一名失去右臂的年轻士兵挣扎着要起身敬礼,顾品珍连忙按住他:“别动,好好养伤。”
"军长…我还能打…我要替乡亲们报仇"士兵虚弱地说。
顾品珍眼眶发热:"好样的,等伤好了,还让你上阵杀敌!"他转向周围的伤员,“弟兄们,第五军正在赶来增援的路上。等他们一到,我们就向东进攻,把冯国璋的部队包饺子!”
伤兵们发出微弱的欢呼。顾品珍强忍泪水,大步走出安置处。他必须振作起来,带领还能战斗的弟兄们完成新的任务。
滇军总指挥部,灯火通明。
蔡锷和唐启站在最新标注的沙盘前,各军的行进位置被用小旗标注出来。
"李选廷部已经出发三个小时了,按这个速度,明晚应该能赶到益阳。"唐启计算着。
蔡锷点点头:“曾万钟那边呢?”
“刚收到电报,他们已经放弃所有重装备,正在翻越越城岭最险峻的一段。”
蔡锷揉了揉太阳穴:“顾品珍那边情况如何?”
“第六军正在整理重武器,准备移交第五军。顾品珍…他发来了请罪电。”
蔡锷苦笑一声:"这个顾疯子…"他转向唐启,“你怎么看?”
唐启沉思片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时战机稍纵即逝,顾品珍的判断是对的。不过…"他话锋一转,“此风不可长,战后必须严肃军纪。”
“回电,段祺瑞这条大鱼都吃了卡脖子,总攻当先锋,他想得美。”唐启对着身边的通讯兵吩咐着。
蔡锷赞同地点头:"等打完这一仗再说。"他看了看怀表,“北洋的重炮队还没找到,目前只能这样了,离总攻还有二十二个小时,希望各部都能按时到位。”
唐启走到窗前,雨已经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松坡,这一仗若胜,西南半壁可定。”
蔡锷也望向窗外:"是啊,但代价…"他没有说下去,转身回到沙盘前,“通知利剑大队,天亮后立刻侦察,我要实时掌握冯国璋部的动向!”
指挥部再次忙碌起来,电报声、交谈声、地图的翻动声交织在一起。一场决定西南命运的大战,正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酝酿。
不知道各位看过老舍的茶馆没有?有一段讲述的就是共和之后,北洋军军纪败坏,把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旧军队全盘接收的后果。军权大于政权导致对内的百姓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