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攀钢

"以前在矿上干活,干一天算一天钱,病了就被赶走。"一个中年工人说,“现在不一样了,有病能治,干活有保障,还能学文化。我儿子在夜校学算数,将来能当技术员哩!”

龙骧若有所思。下午参观矿区时,身边的工人主动询问了许多技术细节,唐启都一一解答,有时还会指出设计上的改进之处。

"唐总督,"龙骧终于忍不住问道,“您这些知识从何而来?据我所知,您并非工科出身。”

唐启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高炉基础,轻声道:“一个人若真心想为国家做点事,总会找到学习的方法。”

当晚,龙骧主动提出要住在工地,体验工人的生活。夜深人静时,他听到隔壁唐启的屋子里传来翻阅文件的声音,直到凌晨才停息。

第二天临行前,龙骧对唐启说:"我回去后会重新评估对’攀钢计划’的支持。不过…"他犹豫了一下,“重庆方面的物资调配问题,恐怕不只是效率低下那么简单。”

唐启目光一凛:“龙大人有何高见?”

"有些人不希望看到西南地区过于强大,"龙骧压低声音,“特别是能够自主生产钢铁。您要多加小心。”

送走龙骧后,唐启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从今天起,"他严肃地说,“所有关键物资都要有至少两个供应渠道,重要文件加密处理,工地加强巡逻。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挑战,还有…”

他没有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启更加忙碌。白天他在各个工地巡视指导,晚上处理文件、研究技术方案,常常工作到深夜。他的脸颊日渐消瘦,但眼中的光芒从未减弱。

一个月后,当第一批从滇省调运的水泥终于抵达时,唐启亲自到车站迎接。看着工人们欢天喜地卸货的场景,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只是开始,"他对身边的周明说,“等铁路修通,高炉建好,我们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也能造出最好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