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整军备战、誓师北伐

昆明城的冬夜格外寒冷,徐长三裹紧了身上的棉大衣,呼出的白气在月光下凝结成霜。他站在西南统计调查局二楼的窗前,凝视着远处灯火稀疏的街道,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棂。

"局长,又抓到一个。"副手李明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与兴奋,“在城南的客栈里,搜出了炸药和手枪。”

徐长三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第几个了?”

"第七个。"李明擦了擦额头的汗,“按照线报,他们至少派了十五人小队潜入昆明。”

"不够,还不够。"徐长三走到办公桌前,摊开一张昆明地图,上面已经标记了十几个红点,“唐总督三天后要在五华山公开露面,北洋那群狗崽子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李明凑近地图:“我们的人已经监控了所有旅馆、码头和车站,只要他们敢露头——”

"不,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徐长三打断他,手指点在地图中央的五华山上,"重点排查演讲台周围,特别是献礼环节。那些孩子…"他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

李明立刻明白了局长的担忧:“您是说,刺客可能伪装成献礼的少数民族代表?”

徐长三没有回答,只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名单:“这是明天参与献礼的各族儿童名单,派人暗中核实每一个人的身份背景,特别是那些临时加入的。”

"是!"李明接过名单,正要离开,又被叫住。

"记住,行动要隐秘。"徐长三的眼神变得异常严肃,“唐总督这次演讲关系到西南六省的民心稳定,绝不容许半点闪失。”

李明重重点头,转身离去。徐长三重新站到窗前,望着五华山的方向,眉头紧锁。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喘不过气来。

五华山上,彩旗飘扬。各族民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山腰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唐启站在临时搭建的演讲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同胞们!"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广场,“今天,我们齐聚五华山,共商西南大计!”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唐启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自去年宣布《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方针》以来,我们废除了土司制度,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参与的联合政府。彝族、苗族、白族、傣族…"他一一列举着西南各族名称,“你们不再是低于汉族的百姓,而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人群中,几位白发苍苍的少数民族长老热泪盈眶。他们世代生活在西南山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与汉族平起平坐。

"唐总督万岁!"一个彝族青年突然高喊,随即引发山呼海啸般的呼应。

唐启微笑着摇头:“不,不该喊我万岁。该喊的是——人民万岁!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

欢呼声更加热烈。唐启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有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孩童。这些都是他要守护的人民,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我宣布三项新政。"唐启从口袋里取出演讲稿,“第一,在各民族聚居区设立双语学校,既学汉语,也传承本族语言文化;第二,成立民族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各族特色手工业;第三…”

他的演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骚动打断。广场边缘,几个身着黑衣的人正与维持秩序的士兵发生争执。唐启眯起眼睛,隐约感到一丝不安,但很快镇定下来,继续他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按照安排,各族儿童将上台献礼。二十多个身着民族盛装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捧各式礼物向演讲台走来。唐启蹲下身,准备亲自接受这些纯真的心意。

"总督小心!"站在唐启身后的利剑小队队长赵铁柱突然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