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因冯曹内讧,各自退出四九城,冯国璋退往热河,曹琨盘踞承德。蔡锷率西南军进驻四九城。
"报告督军!蔡将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永定门,估摸着再有个把时辰就能到前门了。"副官小跑着过来,军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唐启吐了口烟圈。"晓得了。让蔡将军进城后不要着急政事,注意身体,直接等待龙老大人到达。"他摆了摆手。
四九城的老百姓们倒是稀奇,听说西南军要进城,一个个跟看大戏似的挤在街道两旁,有踮着脚张望的,有抱着孩子指指点点的,还有那些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手里头攥着小旗子,脸上泛着红光。
"蔡将军军,您说这四九城的百姓咋这么欢迎咱们呢?"副官挠了挠头,一脸不解。
蔡锷咧开嘴笑了:"你小子懂个屁!这四九城的老少爷们儿被北洋那帮狗日的折腾得够呛,听说咱们西南军不抢不夺,还发粮食,能不高兴么?"他说着,眼睛却瞟向街角那几个穿着长衫、神色阴鸷的中年人。
正说着,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军歌声。第一军到了,蔡锷整了整军装领子。只见一队队穿着灰蓝色军装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枪械擦得锃亮,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队伍最前头,顾品珍骑着一匹枣红马,腰杆挺得笔直,那张清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松坡!"顾品珍大步迎上去,嗓门大得整条街都能听见。
蔡锷翻身下马,两人紧紧握手。顾品珍能感觉到蔡锷手掌上的老茧,这哪像个将军的手,倒像是常年握笔的书生。"路上还顺利?"蔡锷问道,眼睛却扫视着顾品珍身后的部队。
"托将军的福,没遇上什么麻烦。"蔡锷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就是过了保定之后,有几处铁路被破坏了,耽误了些时辰。”
队伍继续向前行进,街道两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有老太太抹着眼泪喊"青天大老爷",有学生高举着"欢迎护国义军"的横幅,还有小商贩趁机兜售着茶水点心。蔡锷不时向人群点头致意,那姿态既不显得高高在上,又不失威严。
"司令,"顾品珍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这四九城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可不太平。北洋那帮人虽然跑了,可留下的眼线不少。还有那些洋人,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
蔡锷轻轻颔首:“放心,我已经安排人手接管了电报局、银行和各个衙门。另外,工程兵正在架设我们的通讯网络,最迟明天就能和昆明大本营直接联系。”
顾品珍点点头,心里却琢磨着另一件事。这蔡锷的确是纯粹的将军,可有时候太过理想化。政治这玩意儿,哪是接管几个衙门就能搞定的?四九城这潭浑水,深浅难测啊。
队伍行至天安门前,蔡锷忽然勒住马缰,仰头望着那朱红色的城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紫禁城的飞檐在暮色中勾勒出威严的轮廓,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几百年的权力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