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是。"蔡锷摇头,“是倭国人。他们一直暗中与逊清皇室保持联系,今天居然有倭国使馆的人混进了紫禁城。”
唐启眼中寒光一闪:“他娘的,这些小鬼子真是不知死活!”
"我已经加强了紫禁城的守卫。"蔡锷道,“另外,阎百川的代表明天就到,我们得准备一下。”
熊克武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咱们的工程兵把电台架好了吗?”
"已经架设完毕。"蔡锷指了指窗外不远处的一座小楼,“就在那里,可以直接与昆明、成都、长沙等地联系。”
熊克武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四九城。这座千年古都,曾经是皇权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他知道,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北洋残余势力、各地军阀、外国列强,都在暗中窥伺,等待时机。
"松坡,"熊克武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你说咱们真能和平统一全国吗?”
蔡锷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我是个军人,不懂政治。但有些原则,必须坚持。”
熊克武转身,盯着蔡锷的眼睛:“比如?”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军队必须统一指挥,政令必须统一施行。"蔡锷一字一顿地说,“这些,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熊克武咧嘴笑了:"说得好!那明天见阎百川的代表,就这么办。愿意服从的,咱们欢迎;想讨价还价的——"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第二天上午,阎百川的代表果然到了。来人是个五十来岁的精瘦男子,自称姓赵,言谈举止滴水不漏。会谈在怀仁堂举行,熊克武和蔡锷分坐两侧,赵代表则坐在下首。
"阎督军一向仰慕蔡将军的威名,"赵代表拱手道,“此次特派在下前来,一是表达祝贺,二是希望能与西南政府携手,共谋国家统一大业。”
熊克武皮笑肉不笑:“阎督军有心了。不知道他打算怎么个’携手’法啊?”
赵代表不慌不忙:“阎督军愿意承认西南政府的领导地位,但希望山西的军政事务仍由他负责。当然,军费粮饷自会按时上缴…”
"放屁!"熊克武猛地拍案而起,“什么叫他负责?军队必须整编,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这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