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子里乱糟糟地闪过许多念头,有对唐启这个突然崛起的、强大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的怨恨和不解,也有对即将到来的、不可避免的屈辱命运的恐惧。
这种心理活动是极其私密和痛苦的,他无法对任何人言说,只能自己在这阴冷的地下,一点点地咀嚼、吞咽这枚失败的苦果。
几天后,华夏沿海某处高度戒备的空军基地。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寒气刺骨。但基地跑道两旁却亮着指引灯,地勤人员们呼出的白气连成一片,各种车辆和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给这片寂静的夜色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一种临战前的肃杀。
唐启穿着一件普通的军大衣,没有戴那些显眼的徽章,在几位高级将领的陪同下,亲自来到机场为即将执行新一轮战略轰炸任务的飞行员们送行。
他没有多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话,只是默默地走到队列前,与每一位即将登机的飞行员用力地握手,拍拍他们的肩膀,仔细地帮他们整理一下飞行帽的带子或者飞行服的领口。
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眼神里有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期望,也有不易察觉的沉重。
“都检查好了吗?”他问带队的飞行大队长,一个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但眼神已经无比坚毅的年轻人。
“报告首脑!一切准备就绪!保证完成任务!”大队长挺直胸膛,声音洪亮。
唐启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这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都还记得儿时颠沛流离、目睹日军暴行的恐怖。
他沉默了片刻,才低声说道:“任务要完成,但你们,也要给我好好地回来。家里的爹娘,还有未来的好日子,都等着你们呢。记住,你们的命,比敌人的任何目标都值钱。”
这话不像是一个最高统帅在战前动员时该说的,却让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们眼眶发热。他们更能感受到首脑话语里那份沉甸甸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