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便走进了翰墨斋。刘茂不明所以,赶紧跟上。
书肆掌柜是个清瘦的老者,见有客上门,放下手中的书卷。
“掌柜的,可有开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要三十套。”张潇一开口询问。
“有的有的!”掌柜连忙应道,心中诧异,一次买这么多书,这是要开私塾?
“纸墨笔砚,上下品各取一百份。”张潇一继续道。
掌柜更惊讶了,这是大主顾啊!连忙吩咐伙计准备货品。
等待的间隙,张潇一的目光在书架上扫过。除了蒙学书籍,她还看到了一些基础的算术书、农书甚至还有几本地理志和游记。她略一思索,又让掌柜把这些也各取了一份,知识储备,多多益善。
看着伙计打包好的一摞摞书籍和笔墨纸砚,张潇一付了银钱,照例吩咐:“送到柳条巷刘茂家。”
出了书肆,抱着金风的张潇一转向刘茂:“刘茂,我有一道场设在人间,引入的流民皆目不识丁。欲使其知规矩,明事理,非读书识字不可。我需一位先生,教导他们识文断字,此人需品行端正,且愿意随我入山,长居道场。”
刘茂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喜!
仙人这是要请先生?他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饱读诗书,只是时运不济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公子,若论教导开蒙,家父或可胜任。”
刘茂脸上浮现一抹苦涩:“我祖父曾为本县县学教谕,后因评议时政,直言不讳,得罪了吴家,被罢官去职,郁郁而终。”
“家父受此牵连,虽满腹经纶,却无法再做官,只能靠教书收取微薄束修度日,积郁成疾,方有今日困顿。”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恳求与决绝,“若论学问根基,教导蒙童乃至粗通文墨,家父定能胜任!只是……只是要离开广元……”
张潇一听完,心中了然,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恩怨。
“令尊之才,我信得过。然入山之事,关乎举家迁徙,非同小可。”
张潇一看着刘茂,语气平静,与刘承德交谈时便觉得对方谈吐不凡,见识深远,不是一般的秀才。
“你回去,将入山为师的利弊,细细说与令尊令堂。言明,若愿前往道场必以师礼相待,保其衣食无忧,专心授业。若不愿,亦不强求。此事,由你父母自行抉择。”
小主,
她不会强求,但机会已经给出,能否抓住,就看刘家自己的选择了。
“是!小可明白!谢公子给家父这个机会!”
刘茂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哽咽和激动,他知道,这是父亲摆脱困境、重拾尊严的唯一机会了。
张潇一继续在城中采买所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结实耐用的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