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灾后巡视与建设(四)

有孩子小声说:“……给王老太爷家当长工?”

“对!只能当长工,或者租他的地,变成佃户!”六耳猕猴肯定道,随即话锋一转,“可这样一来,他们辛苦一年,能拿到手的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

“少了!”孩子们这次回答得很肯定。

“为啥少了?”

“因为地租更重了!王老太爷地多了,不怕没人租。”众人齐声回答。

“没错!”六耳猕猴用戒尺敲手心,“王老太爷地越多,说话越硬气,他想收多少租子就收多少!张老汉们没别的活路,只能咬牙认了。那他们的日子会变成啥样?”

“越来越苦!”

“吃不饱饭!” 孩子们想着自己之前的日子,七嘴八舌地说着。

六耳猕猴点点头,表情沉重下来:“是啊,日子过不下去啦。那如果不止王家庄这样,天下好多村子都这样了呢?好多像张老汉这样的人都没活路了呢?他们会怎么办?”

课堂安静下来,孩子们努力思考着。 “可能会逃跑?”一个孩子不确定地说。

“逃荒要饭,对吧?”六耳猕猴表示理解,“那要是逃荒都没地方去,到处都是王老太爷这样的人,或者朝廷还要加税呢?”

它停顿了一下:“人被逼到绝路上,活不下去了,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会团结起来!”

它用戒尺将代表张老汉李婶的粉笔头聚拢到一起:“他们会想:这地,原本也有我们祖宗的一份;这粮食,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凭什么我们饿死,他王老太爷仓满粮溢?”

“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去求王老太爷,求官府,发发善心。但如果求不来呢?如果换来的是鞭子和锁链呢?”

六耳猕猴的声音带着一种戏剧性的张力,“慢慢地,就会有人明白,求人不如求己,善心盼不来,就得自己去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