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骰子声中家业倾,印子钱下骨肉分。
朱门酒肉臭犹在,路畔新添啼饥魂。
上回书说到,西门庆设计铲除陈魁,血洗码头,将清河县水陆咽喉牢牢扼于掌中。按下码头新规如何盘剥商船、力夫血泪不表。单说这西门庆,胃口如同饕餮,永无餍足。码头油水虽丰,终究是明面生意,抽头有限,且需打点上下关节。他深谙人性之恶,尤知赌之一字,最能蚀骨吸髓,使人倾家荡产犹不自知。遂命应伯爵、牛三等人,于“丽春院”后巷深处,盘下一处三进大宅,打通隔断,内外布置机关消息,开设了一处唤作“快活林”的地下赌窟。此窟明面上是座寻常货栈,内里却别有洞天,昼夜不分,呼卢喝雉之声不绝于耳。
这“快活林”,正是西门庆手中另一把刮骨钢刀!
但见其内:
前厅摆开大牌九,乌木骰子映烛光。
中庭吆喝押宝急,青龙白虎斗输赢。
后堂秘设番摊局,象牙筹码堆如山。
更有单双骰宝快,顷刻千金化云烟。
牛三手下凶神守,腰间鼓鼓藏刀枪。
应伯爵坐庄含笑,算盘珠子拨得响。
见十抽一规矩狠,更兼放贷印子钱。
九出十三归不足,利滚利来似深渊。
赌窟开张,自有那等游手好闲、心怀侥幸之徒闻腥而至。起初不过三五十人,不过旬日,便已聚了二三百号赌徒,将偌大个“快活林”挤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劣质烟草味、脂粉香(牛三手下兼营私娼拉客)以及一种病态的狂热气息。
西门庆坐镇幕后,极少露面。应伯爵便是这“快活林”的明面掌柜兼总庄家。此人精瘦刻薄,一双三角眼如同算盘珠子,噼啪乱转,最是奸猾。他手下网罗了几个江湖上专精赌术的“老千”,如“鬼手”刘七、“听骰”王聋子等,专司设局宰羊。赌窟规矩:凡下注,无论输赢,庄家先抽一成“头钱”;若赌徒输光本钱,可向柜上借贷,谓之“印子钱”,九出十三归,十日一结!若到期不还,利上加利!更有牛三手下数十凶徒,专司“照看”场子,催逼债务。
这一日,华灯初上,“快活林”内正是最喧嚣时。中庭押宝台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庄家是个三十许的妇人,唤作“红姐”,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一双玉手翻飞如蝶,摇动着黑漆骰盅,红唇轻启:“买定离手咯——青龙白虎,买大买小,富贵在天喽!” 声音带着一股勾魂摄魄的甜腻。
人群中,一个身着半旧葛布短衫、面黄肌瘦的汉子,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那上下翻飞的骰盅。他名唤张二娃,本是城南郊外一个本分佃农,家有薄田三亩,贤惠妻子,一子尚在襁褓。前日进城卖粮,被同村泼皮李四拉来“见见世面”,初时赢了半贯钱,尝到甜头,从此便如着了魔般,一头扎进这“快活林”。
“开——三五六,十四点大!”红姐娇笑着揭开骰盅。
“哈哈!中了!”张二娃身边一个胖子狂喜,搂过面前一堆铜钱。张二娃却面如死灰——他押的是小!面前仅剩的百十文钱被庄家无情地扫走。他哆嗦着手,摸了摸空瘪的腰间——那是他卖了秋粮预备交租和给妻儿扯布过冬的钱!如今只剩几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