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当商业博弈遇见灵魂共鸣,她的专业是无可替代的吸引力

江澈在一旁听着,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他的目光落在许念身上,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他没有插话,将舞台完全留给了她,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的女孩。”

在许念这番“软性”却极具分量的发言后,谈判的氛围悄然转变。霍华德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开始愿意就具体条款进行更务实的探讨。

随后的设计师会议,更是成为了许念的主场。当设计师展示出几个偏向商业化、略显平庸的初稿时,许念再次展现了她作为艺术家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眼光。

她指着效果图,语气温和却坚定:“这里的材质运用过于冰冷,缺乏与艺术作品的‘呼吸感’互动。我建议可以考虑引入更多有温度、有时间的自然材料。”她又指向灯光设计,“线性光源的布局太工业化,忽略了作品在不同角度下的质感呈现,需要更灵活、更注重局部氛围营造的方案。”

她甚至拿出自己的平板,快速勾勒了几笔草图,直观地表达了她心中理想的空间氛围——那种既能承载磅礴创作,又能呵护细腻情感的、充满“场域”力量的环境。

设计师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被打开了新的思路。他不再将许念仅仅看作是“客户的女伴”,而是真正将其视为具有卓越审美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合作者。

整个过程中,江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定海神针和最终拍板人。他负责把控商业风险的底线,将法律和财务条款梳理得清晰严密,而在涉及艺术与空间感觉的决策上,他则完全信任并尊重许念的判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一个理性精准,一个感性锐利,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之间甚至不需要过多的眼神交流,就能自然而然地接上对方的话题,补充对方未尽的观点,形成了一种令人艳羡的默契。

掉马了吗?

是的,在真正的商业与专业合作场合,许念那隐藏在“清冷乖乖女”表象下的、极具力量的专业内核和沟通智慧,再次彻底掉马。

掉下的,是可能被误判的“花瓶”或“附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