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夜冥”的对话中,秦风逐渐摸清了对方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这个自称“夜冥”的用户对现代社会的虚伪极度厌恶,对孤独和雨夜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言语中透露出一种将自己视为“觉醒者”或“清道夫”的优越感。
在一次深夜对话中,“夜冥”写道:
夜冥:大多数人活在表象中,满足于肤浅的联系和虚伪的社交。他们不敢直面生命的本质,不敢承认内心的孤独与黑暗。只有少数人敢于凝视深渊,并在其中找到真实。
秦风回应:
墨痕:凝视深渊的人,也可能被深渊吞噬。
夜冥:或者与深渊合一。净化常常需要牺牲,真正的美往往诞生于破碎之中。
这段话让监控对话的犯罪心理专家李教授立即标记为“高危言论”,与凶手可能具备的作案动机高度吻合。
第四天晚上,转折点终于到来。
在经过一番关于“真实与虚假”的讨论后,“夜冥”突然问道:
夜冥:你这些见解很有趣,不像大多数人那样肤浅。我想我们可能有更多共同话题。你愿意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吗?或许不仅可以线上,还可以在某个月夜,找个安静的地方,分享彼此对这个世界独到的见解。
技术科内顿时紧张起来。这是对方首次直接提出线下见面的暗示。
在心理组指导下,秦风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适度表现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