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当知青时的白天戏份不多,大多数都是晚上的。而正好到20年后的80年代来这边找墓穴的白天戏份有点多,正好可以应对。
白天就拍80年代时的戏份,晚上就换装60年代当知青时的穿着,拍摄那时候的戏份,这样不会浪费时间。
这样节省时间,不浪费时间,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时间来拍戏。
总不能今天是知青的妆造,白天只有这一场戏,拍完这场戏后整个白天就都不拍戏了,等着到晚上才拍,这样多浪费时间。
“好多小咬哦。”
看到灯光组开的灯前面,吸引大量的小咬过来。
“太可怕了,看到这个画面都觉得恶心。”
baby也觉得这样很恶心。
“那就快点拍完草原夜晚的戏份,这样就剩下草原白天的戏份。”
“也就不用担心晚上看到这些虫子。”
吴限提醒他们,争取拍完这些夜晚的戏份。
在草原上,夜晚的戏份,其实大多数都是电影里20年前当知青时的戏份。
20年后的故事线,夜晚的戏份并不多,有也是傍晚的戏份而已
“快了快了,这晚上的戏份,差不多要拍完了。”
黄博擦了擦汗,对于这种情况,他倒是不觉得很难受。
当年他为了拍《疯狂的石头》,钻下水道比这可是要艰苦的多。
“准备好了吗?”导演助理询问场景内的众人。
吴限这时候也在场景中,他演的胡八一,在这里也有戏份,还不少。
为了让他有胡八一的那种成熟感,还有当过兵的老干部气质,吴限除了在行为、语气上之外,还得通过妆容来做到。
这种老干部的气质,吴限懂,毕竟他写过不少的抗战剧,对这种老干部军人的气质很懂得拿捏。
胡八一还参加过对越反击战,是真正上过战场的。
一个上过战场的人,该有什么样的气质,这些年他写的剧本,都有描写过,所以他知道自己要怎么去演好。
这就是为什么,片场里,吴限明明是90后,但他却演出40岁的感觉。
胡八一是50年生的人,按照剧情的设定,当知青的时候,胡八一是20出头,也就还是少年的样子,吴限按照自己现在的年龄段来演就好。
可是电影的主线剧情是20年后,这时候的胡八一应该是40岁出头。这时候吴限就需要通过妆容,演出一个成熟男人该有的气质。
现在拍摄的戏份,是下乡当知青时的戏份,吴限的少年感还是很合适的。
就是黄博…
“呵呵~”开拍后,黄博忍不住笑场。
“怎么了?”笑场NG,让吴限很奇怪怎么回事。
“不是,咱俩现在都是演的20岁青年,你看着就很合适。”
“可我是不是太老相了啊?”这是黄博感到郁闷的地方。
“你这不是老,就是长得着急了点。”
“哈哈~”没忍住的黄博,开怀大笑起来。
“这种不需要去在意,就算我给你开滤镜,后期帮你磨皮,观众看了也会有违和感,这样就挺好,大家都知道你的年龄,也装不了嫩。”
“装嫩还会封印你的演技,这不好。”吴限的高情商发言,让黄博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