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毕业课题,暗潮再涌

研修班的课程接近尾声,每位学员都需要完成一份结业课题报告。林薇选择的课题是《韧性供应链构建:超越成本考量的人文与战略视角》。这个选题,既源于“恒实”项目中遇到的真实挑战,也融合了她对组织健康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

为了这份报告,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仅系统梳理了应对上次供应链危机的全过程,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案例,并结合“薇光咨询”的理念,提出了构建供应链韧性不仅关乎技术和成本,更关乎对合作伙伴的尊重、长期信任关系的维护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深夜的研修班自习室,只剩下林薇一个人。桌面上摊满了资料和笔记,屏幕上闪烁着报告的框架图。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端起已经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

一件带着温热的西装外套,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林薇一惊,回头,只见顾夜琛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他似乎是刚结束一个跨国视频会议,眉宇间还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很清明。

“还不休息?”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自习室里显得格外低沉。

“快好了,再把结论部分润色一下。”林薇拢了拢带着他体温的外套,一股淡淡的雪松气息包裹而来,驱散了深夜的寒意。

顾夜琛的目光落在她的电脑屏幕上,停留了片刻。他没有询问,也没有指点,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会儿那份报告的标题和核心论点。

“需要顾氏一些非公开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吗?”他忽然开口,“有些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有价值。”

林薇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他。顾氏的核心供应链管理案例,尤其是涉及风险和教训的,无疑属于商业机密范畴。

顾夜琛对上她疑惑的目光,语气平淡却认真:“学术研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哪怕是踩在巨人曾经摔倒过的地方。这些案例封存在档案库里,只会蒙尘。如果能对你的研究,或者对未来更多企业有所启发,它们的价值才真正得到了延伸。”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会做脱敏处理。”

这一刻,林薇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私人情感的、基于理念层面的尊重与认可。他不再仅仅是因为对她个人能力的欣赏或某种朦胧的情感而提供帮助,而是真正认同她所研究和倡导的方向,并愿意为此开放他视为立身之本的核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