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展的核心难题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一旦解决,后续的工作便顺畅起来。温念初在北京的日程变得紧凑而充实,与策展团队的沟通、媒体访谈的预热、展品最终的确认……每一件事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然而,在这些繁忙的间隙,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名为“归期”的期盼,开始在她心底悄然鼓噪。
她订好了返回苏黎世的机票,就在四天后。
当她在视频通话里将这个日期告诉沈聿怀时,他正在书房处理文件。听到消息,他敲击键盘的动作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目光从屏幕移开,透过摄像头落在她脸上,沉静地看了两秒,才几不可查地颔首:“好。航班信息发我。”
语气是一贯的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但温念初却敏锐地捕捉到,在他垂下眼眸继续看向屏幕的瞬间,那微微上扬的唇角,以及耳根处悄然泛起的一抹极淡的绯红。
他是在……高兴吗?这个认知让温念初的心像被泡在温热的蜂蜜水里,甜得几乎要溢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之间的电波传情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信息往来的频率更高了,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日常汇报和问题探讨。
沈聿怀会在她这边深夜时,发来一张苏黎世湖边夕阳的照片,没有配文。温念初看着那被染成金红色的熟悉湖面,仿佛能感受到他此刻正站在那里,与她分享着同一片天空下的暮色。
他还会在她抱怨北京空气干燥时,几乎是立刻回复:「公寓加湿器已清洁调试完毕。」 在她随口提到有点想念公寓楼下那家面包店的杏仁可颂时,他第二天便会发来一张那家面包店柜台的照片,新鲜的杏仁可颂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配文:「已确认,供应稳定。」
这些细碎的点滴,像一颗颗小小的石子,投入温念初心湖,漾开圈圈欢喜的涟漪。她发现,那个看似冰冷理性的沈医生,正在用他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期待与准备。
然而,伴随着归期临近,一种奇异的、“近乡情怯”般的情绪也开始在温念初心中滋生。分离的这段时间,通过电波,他们的心靠得更近了。但即将到来的真实相见,却让她莫名地有些紧张和……害羞。
她开始不由自主地想象重逢的场景。在机场,他会是什么表情?还会像上次分别时那样,给她一个拥抱吗?练习中断了这些天,再开始时会顺利吗?他们之间那层未曾捅破的、名为“爱情”的窗户纸,又该如何面对?
这种忐忑与期待交织的情绪,让她在忙碌的间隙,时常会对着窗外北京的灯火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