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战地记忆

周倩的到来,在团队内部引起了小小的波澜。林主任倾向于谨慎,担心过度曝光会影响患者休息和康复环境。沈南舟则看到了积极的一面:一则负责任的报道,可以让社会更了解军人和军属的付出,也能展现现代军医体系的进步。

最终,在征得宋墨涵和(通过宋墨涵间接沟通确认的)顾锦城本人的默许后,周倩被允许在特定时间、由宋墨涵陪同,进行有限度的观察和采访。

周倩很专业,她没有打扰治疗,更多的是静静观察,用笔和相机记录下点滴:宋墨涵为顾锦城做康复时专注的侧脸;李铮来访时,顾锦城眼中一闪而过的光彩;甚至只是午后阳光里,两人无声对坐时,那份无需言语的静谧与默契。

她采访宋墨涵,问题触及专业,也触及情感。“宋医生,作为他的主治医生和未婚妻,这种双重身份,如何在治疗中平衡?”

宋墨涵沉吟片刻,坦然回答:“很难完全割裂。医生的理性要求我客观判断,但爱人的情感让我能更敏锐地感知他细微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在顾锦城这样的特殊病例上,这种‘不纯粹’恰恰可能是最有效的药。因为他的伤,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而心灵的修复,需要信任和情感作为桥梁。”

周倩飞快地记录着,眼中流露出赞赏。她捕捉到了这个故事的核心——极端职业背景下的极致情感,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

就在周倩采访期间,一场小小的意外悄然发生。康复室窗外远处,市政施工需要使用大型电钻,巨大的噪音毫无预兆地响起,穿透了隔音良好的窗户。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只是短暂的干扰。但对于PTSD患者,尤其是与爆炸、枪炮声关联的顾锦城,这无疑是强烈的触发点。

小主,

声音响起的瞬间,顾锦城身体猛地一震,瞳孔急剧收缩,呼吸骤然停止了一瞬,随即变得粗重而混乱。他整个人像被无形的力量扼住,肌肉僵硬,眼神瞬间被恐惧和警惕占据,仿佛又回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

“锦城!”宋墨涵第一时间扑到他身边,没有试图用力按住他(那可能会加剧他的对抗反应),而是用双手捧住他的脸,强迫他的视线聚焦在自己身上。“看着我!锦城,是噪音,是外面的施工声音!不是战场!你在医院,在我身边!安全!看着我!”

她的声音清晰、镇定、有力,像锚一样定住他即将漂离的意识。

周倩下意识地想上前帮忙,却被沈南舟用眼神制止。沈南舟低声道:“相信宋医生,这是他们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