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霍云苓(通过加密电话接入)也冷声道:“我们在金陵城的眼线确认,赵显扬‘自杀’前,他的家眷已经被秘密送出了国,账户上也出现了几笔来源不明的大额资金。这更像是……封口费。”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赵显扬不过是权力斗争和肮脏交易中被推出来的替罪羊。真正的幕后黑手,以及南都政府内部与日本勾结的更深网络,依然隐藏在水面之下。
“哥,我们就这样算了?”霍云苓有些不甘。
“算了?”霍聿枭眼中寒光一闪,“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霍聿枭的反击,并没有因为南都抛出替罪羊而停止,反而变得更加精准和具有压迫性。
首先,北地外事司对南都政府的“解释”给出了官方回应,语气极其强硬:“……对南方内部事务不予置评,但对‘资敌’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护北地安全与发展利益之权利。” 这等于直接告诉南都,你们内部的把戏我们懒得管,但这事没完,我们盯着呢。
其次,边境的“龙吟”战车营和电磁验证车并未撤回,反而开始了新一轮、强度更高的实战化演习,甚至模拟了针对南方某些重点防御工事的突击战术。那隆隆的炮声和钢铁洪流带来的压迫感,让南方前线官兵寝食难安。
最让南都高层感到如芒在背的是,北地的舆论机器并未停歇。《启明报》连续刊发评论员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犀利:《追问:一个副部长如何完成惊天走私?》、《警惕!断尾之后的潜伏危机》、《国家利益,不容如此轻慢!》。文章并不直接指控南都政府高层,而是以一连串尖锐的提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赵显扬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完成如此庞大而隐秘的交易?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保护伞和利益网络?
这些文章如同绵里藏针,不断刺穿着南都试图弥合的伤口,让其在国内民众和国际观察家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心虚”和“不可信任”的形象。
南都金陵城,总统府密室。
陆鼎山看着北地毫不留情的后续动作和国内愈发汹涌的质疑声浪,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原本以为牺牲一个赵显扬就能平息事端,没想到霍聿枭根本不接招,反而步步紧逼,将整个南方逼到了一个更加尴尬和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