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铸剑为和平

沈未央沉默地听着双方的辩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手稿粗糙的纸张。那跳跃的思维,不拘一格的狂想,甚至字里行间那种对现有困境的“不耐烦”……都让他仿佛看到了那个顶着一头乱发、永远在抱怨“不科学”却又总能创造奇迹的身影——顾宗棠。

他抬起头,打断了争论。

“技术路线的选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沈未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定鼎的力量,“复合激光系统,是我们必须握在手中的‘现在’。而林晓的构想,”他看向坐在角落、因激烈争论而有些不安的少年,“是我们要为之播种的‘未来’。”

他做出了决断:“成立两个独立项目组。一组,由我负责,继续推进复合激光系统的实战化与小型化。另一组,由林晓作为理论核心,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专注于‘超构表面’的基础理论与可行性预研。资源按七三比例分配。”

这既肯定了现有方向的重要性,也为未来的种子保留了生长的土壤。争议暂时平息,但两条技术路径的竞赛,已悄然开始。

几乎在技术路线之争落定的同时,由多位资深学者、法学家和部分将领组成的伦理委员会,正式就复合激光系统的使用与管控问题,约谈了沈未央。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委员们的问题尖锐而直接:

“沈工,您如何确保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不会被滥用?”

“当它指向人类时,是否意味着战争伦理的彻底颠覆?”

“我们研发它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

沈未央看着眼前这些代表着理性、良知与秩序的面孔,他推了推眼镜,没有引用复杂的公式,也没有进行冗长的辩解。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问我终极目的?”

“我的回答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