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慌了,赶紧打圆场:“今天的交流非常深入,陈同学的想法很有启发性,但咱们还是要理性看待技术引进……”
陈默没再争辩,只留下一句话:“技术可以引进,但命脉不能交出去。五年后,我们会为今天没选择自主研发而后悔。”
他说完就走,没看任何人。
苏雪合上本子,快步追出去。
“你画的那张图,”她拦住他,声音压得低低的,“和我父亲当年经手的一份内部预测文件几乎一模一样。那份文件后来被定为‘过度幻想’,直接销毁了。”
陈默看了她一眼:“那说明,有人早就想堵死这条路。”
“可你怎么会知道?”她问,“那种架构,连实验室都没影的东西,你凭什么……”
“凭我没睡着。”他笑了笑,转身往实验楼走。
苏雪站在原地,没再追问。她忽然明白,这个人不是运气好,也不是碰巧知道点事。他是提前看到了未来。
陈默走进实验室,门在身后合上,屋里只有日光灯轻微的嗡鸣。他从抽屉里抽出一张草稿纸,翻到背面,开始画。
不是芯片,是卫星。
天线阵列、轨道通信协议、星载转发器模块……笔尖流畅,线条精准。这是“东方红三号”的初步构型,他昨晚在记忆碎片里又看到了一部分。
画到一半,他停下笔,盯着图纸右下角。
那里原本空白,现在却多了一行小字,不是他写的:
“你走得比他们快,但别忘了,他们也在等你。”
陈默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墨迹是新的,笔尖压痕很浅,像是刚写上去不久。
他回头看向门。
门锁没动,门缝底下也没有纸条。
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低头,重新看向那行字。
笔迹很陌生,但写得很稳,不慌不忙,像在提醒,也像在等他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