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猜。”陈默放下粉笔,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纸,展开贴在黑板上——是一张手绘的磁带结构剖面图,线条清晰,标注精确,“这是VHS的核心架构,包括磁头偏转角、信号调制方式、保护带设计。你们可以记下来,等到1985年3月,去查《日经电子》的公开资料,看我说的对不对。”
全场安静了几秒。
有人开始低头记笔记,也有人冷笑:“等三年验证?那你今天也算个预言家了?”
陈默笑了笑:“我不需要你们现在信。我只是提醒一句——如果我们现在花外汇引进一套即将过时的生产线,等建好厂,技术已经落后。到时候不是我们在选标准,是别人替我们定了标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跳过模仿,直接布局下一代,才是出路。”
台下议论声更大了。
就在这时,那个红裙女生忽然举起手。
“你刚才说,这机器能录两小时?”她的声音不高,但够清晰。
“对。”
“那……能录一场完整的音乐会吗?”
“不止。”陈默点头,“交响乐、歌剧、现场演出,都能完整保存。而且支持家用电视播放,不需要专业设备。”
女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录音机,轻轻摩挲了一下机身。她没再说话,但眼神变了,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台上的专家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打断:“这些国外新产品,国内连样品都没见过,你一个高中生,凭什么掌握这么详细的数据?是不是看过什么内部资料?”
陈默没正面回答,只说:“数据不重要,判断才重要。我们总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可从来没想过,什么叫‘先进’?是别人发布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吗?”
他把图纸收起来,夹回笔记本:“三年后,市场会给出答案。我只是提前说了句实话。”
说完,他转身走下台。
掌声零星响起,大多是后排学生拍的。前排教授们脸色不太好看,主持人尴尬地笑了笑,赶紧请下一位嘉宾上台。
陈默没从正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