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看了她一眼,接过笔,在纸上写下:“十六位并行处理,CMOS工艺,主频4MHz,代号CJ-16。”
苏雪盯着那行字,手指微微发紧。
她知道这个项目。父亲在邮电系统工作,前阵子在家提过一嘴,说部里正在立项攻关,但连样机都没做出来。
“你不可能知道。”她低声说。
“我知道。”陈默把笔放下,“我还知道,明年三月,部里会组织一次内部技术评审,有七家单位参加,最后中标的是上海无线电七厂,因为他们用了一种叫‘双层布线屏蔽’的工艺。”
苏雪猛地抬头。
那工艺是内部绝密,连她爸都没提过名字。
“你到底是谁?”她声音有点抖,“重生的?未来的科学家?还是……从哪个研究所跑出来的?”
陈默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记得小时候,夏天晚上老停电吗?”
苏雪一愣,“当然记得。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等电来。”
“那时候,你说长大要当记者,是因为看见报纸上登了卫星上天的消息,觉得特别厉害。”他看着她,“可你知道吗?那时候咱们的地面站,连信号都收不稳。不是设备不行,是没得选。国外不卖,我们就只能等,等他们哪天心情好,甩一点淘汰货给我们。”
苏雪没说话。
“我不是天才,也没重生。”陈默声音低了些,“我只是……提前看到了结局。看到我们被卡脖子,看到好多人干了一辈子,最后只换来一句‘技术不达标’。所以我想试试,能不能早点把该补的课,补上。”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紧接着雷声滚来,震得玻璃嗡嗡响。管理员开始挨桌提醒闭馆,头顶的灯一盏接一盏灭下去。
苏雪低头看着本子上的字,忽然觉得手心发烫。
“那你为什么藏图纸?”她问,“为什么不直接交上去?以你的本事,早就该被调去研究所了。”
“交上去?”陈默笑了笑,“谁会信一个学生画的电路图?说得好听是破格录用,说得难听是疯子闹事。而且……”他顿了顿,“有些东西,现在拿出来,只会被人当成摇钱树,而不是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现在拿回去,就能保证不被滥用?”
“不能。”他伸手,“但我至少能决定它什么时候出现,用在什么地方。”
苏雪盯着他看了很久,终于把本子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