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来解释。”陈默拿起那块装置,“为什么广播系统底下粘着个东德造的遥控炸弹?还是1982年产的?咱们学校采购清单上有这玩意吗?”
主任语塞,支吾道:“万一是……是学生恶作剧,拿个旧零件糊弄人……”
“恶作剧?”陈默冷笑,“那你来拆拆看?说不定现在按个开关就能让它响。”
主任后退半步,嘴唇发白。
正说着,走廊传来皮鞋声,两名便衣民警快步走进来,其中一个掏出证件:“市局技侦科的,接到报警说这儿发现可疑装置。”
陈默把装置装进证物袋递过去:“遥控炸弹,外壳是东德电子厂的标,1982年产的。粘在广播主机底下,通过121.5MHz频率收触发信号。建议立刻封锁周边通讯,查同一频段的其它设备。”
民警接过袋子,神色凝重:“你是什么人?怎么知道这么详细?”
“学生。”陈默说,“但我修过几台老设备。”
民警没再多问,转身开始勘查现场。技术员主动配合调设备日志。校务处主任杵在一旁,一声不敢吭。
陈默走到窗边,望了望楼顶的天线。雨小了,风还没停,天线微微晃着,像根指向远方的针。
他知道,这东西绝不会只装在广播站。
地窖里的录音机、公安送来的测谎仪、眼下这个炸弹——全指向同一个来路。它们不是孤立的意外,是张正在收拢的网。
而他,已经踩进了这张网的节点。
一位民警走过来,低声问:“你刚才说‘查同一频段’,是不是还有别处可能装了类似的?”
陈默看向他:“你们公安最近修过的设备,有没有用到121.5MHz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民警眼神一紧:“你怎么知道我们……”
“猜的。”陈默笑了笑,“总不能只炸一个广播站吧?”
民警没再接话,快步走向同事低声交代。很快有人掏出对讲机开始呼叫支援。
陈默转身要走,校务处主任突然拦他:“你不能走!这事还没完,你擅自操作设备,出了问题谁负责?”
“证据我已经交给公安了。”陈默看着他,“你要追责,可以找他们说。不过我劝你先查查,这栋楼的维修记录是谁签的字,最近有没有生人进出。”
主任僵在原地。
陈默走出播音室,站在走廊里。雨停了,空气湿冷,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一点晨光。
他掏出随身的小本子,翻到空白页,写下三行:
“红星牌录音机——DL-211模块——121.5MHz”
“ER-7测谎仪——芯片磨损——技术封锁”
“广播站炸弹——东德制造——1982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