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音乐盒里的罪恶旋律

陈默推着自行车穿过夜色,车筐里的牛皮纸袋被风吹得哗哗响。他没去理会,只是把外套拉链往上拉了拉。手机在兜里震动了一下,行动组发来确认消息:目标地点已封锁,等待指令。

他回了句“开始”,把自行车往墙边一靠,快步走向街角。

音乐盒咖啡馆的招牌歪歪斜斜地挂在二楼窗外,漆皮剥落,灯泡忽明忽暗。卷帘门半开着,公安人员守在门口,见到陈默点了点头。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弯腰跨过门槛。

屋里比想象中整洁,木桌擦得发亮,墙上挂着老唱片和泛黄的海报。角落里的留声机正缓缓转动,播放着《喀秋莎》,音色有些走调,像是发条松了。

陈默脚步一顿。

这节奏不对。

不是曲子本身的问题,而是节拍——每小节的第三拍都拖得稍长,第四拍又突然收紧,像某种压缩编码。他脑海中闪过一段画面:冰冷的指挥舱,红色警报闪烁,耳机里传来断续的滴答声,和这旋律完全重合。

那是苏联北方舰队核潜艇自毁倒计时的音频信号。前世他在北冰洋科考站见过解密资料,只看了一眼就被收回了。可那段频率,早就刻进了记忆里。

他没作声,只朝带队的警官使了个眼色,指了指耳朵,又点了点太阳穴。

警官立刻会意,示意其他人后退。

陈默蹲下身,靠近留声机。木质外壳打磨得很光滑,底部刻着一行小字:“赠予亲爱的伊万,1967年卫国节”。看起来像个普通纪念品。但他知道,越是这样越危险。

他伸手轻轻拨动发条,音乐停了。

再拧半圈,重新启动。

这一次,他闭上眼,专注听着前奏的六个音符。第一遍正常,第二遍还是正常,第三遍……他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延迟。

这不是机械故障,是程序性延时。这个音乐盒,正在对外发送某种周期性信号。

“它在倒计时。”他睁开眼,声音平静,“最多还有七分钟。”

屋里一片寂静。

陈默站起身,环顾四周。没有电源线,没有天线,信号一定是通过低频震动传到建筑结构里的。要切断它,只能拆开或者破坏核心。

可这种装置,暴力开启很可能直接触发预设反应。

他低头看着音乐盒,忽然笑了:“你们还挺念旧。”

然后从工具包里摸出一把消防斧——不是配发的,是他自己带的,轻巧结实,刃口磨得发亮。

“往后退。”他说。

话音未落,斧头已经抡起。

“砰!”

木壳应声碎裂,碎片四溅。里面露出一层金属内胆,几根细导线连向底部的小型共振腔。腔体中央嵌着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胶卷仓,正随着旋律微微震颤。

陈默伸手抠出胶卷,迅速塞进随身带的铁盒里。盒子贴着胸口放好,他还顺手扯下窗帘布条缠了几圈,打了个死结。

“撤!”他冲警官喊,“所有人立即撤离,走楼梯,别用电梯!”

话音刚落,脚下猛地一晃。

墙体“咔”地裂开一道缝,天花板灰尘簌簌落下。远处传来沉闷的轰鸣,像是地下有东西在膨胀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