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张了张嘴,脑子突然一片空白。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
她下意识望向角落。
陈默坐在那里,双手自然地搭在膝上,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她深吸一口气,想起那个深夜,他在灯下一笔一画绘制图纸的模样。
"第一步,锁定L波段信号源。"她开口,声音带着些许颤抖,"第二步,调整反射阵列相位差,让能量集中到接收端。第三步......用动态补偿算法抵消大气扰动。"
她说完,台下有人埋头记录,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刚才提问的学生又举手:"如果地面站信号弱怎么办?"
"那就反向推导。"她说,"从卫星反馈数据倒推误差值,重新标定本地振荡器频率。这个方法......是我跟着陈老师做通信链路测试时学会的。"
说完,她瞥见陈默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她讲解了材料热胀冷缩的应对方案,信号衰减的七种补救路径,甚至现场拆解了一个报废的接收模块。
学生们听得越来越专注。
最后一个学生问:"这些知识,学校课本里都没有,您是怎么掌握的?"
沈如月停下笔,抬头望向窗外。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侧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因为我师父从不藏私。"她说,"他把所有东西都教给了我。现在,我也该一样不少地传授给你们。"
教室里静默了片刻。
然后,一个男生率先起身鼓掌。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掌声不算热烈,却持续了很久。
陈默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
他当众打开,里面是一叠手写稿和打印图表。
"这是沈如月过去三个月参与材料修复的全部记录。"他声音平稳,"她修正了七处关键参数,包括外壳应力分布模型和微波穿透率计算公式。每一次测试,都有原始数据支撑。"
他把资料轻轻放在台面上,"你们要学的技术,是她亲手打磨出来的。从今天起,她代我授课。"
说完,他后退一步,站到墙边。
沈如月咬住下唇,走上前去。
她挺直脊背,清了清嗓子:"第一课,如何听懂卫星的心跳。"
学生们齐刷刷翻开笔记本,认真写下标题。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