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浅滩上,惊涛骇浪似乎刚刚平息。陈默的精神核心仍残留着被那墨绿色恶意侵蚀后的冰冷刺痛感,神国边缘的波动虽已减缓,但原本莹润的光泽明显黯淡,如同大病初愈。更令人心悸的是,那道来自梦魇虚空的冰冷窥视,虽未再次发动攻击,却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他自身的脆弱与外界存在的致命威胁。
惨痛的教训像一盆冰水,彻底浇醒了他因力量快速提升而产生的浮躁与侥幸。贪婪的代价远超想象,险些让他万劫不复。他缓缓地“呼吸”着,努力平复神国的震荡,将最后一丝游离的信仰之力用于加固那摇摇欲坠的边界。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漫无目的地在梦海中捕捞,不仅效率低下,更是危机四伏。那个掠夺者的存在,以及“守梦人”隐约透露的信息,都表明这片意识的海洋远非无主之地,其下暗流汹涌,潜藏着未知的规则与危险。
他必须改变策略。
意识彻底回归现实,身体的疲惫感和精神的创伤感同时袭来。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昏暗的纹路,眼中却燃烧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与决断。
捷径不存在。唯一可靠的道路,就在他身边,就在这平凡的现实世界里。
从第二天开始,陈默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他不再将同事小林、前台小苏、经理张伟这些人仅仅视为提供信仰之力的“工具人”或“能量来源”。他开始真正地、沉下心来去观察、理解并“投资”这些与他产生了初步连接的“现实锚点”。
对于同事小林困扰已久的偏头疼,陈默不再满足于午休时用“神愈之手”暂时压制疼痛。他特意提前来到公司,在小林工位放了一盒品质不错的枸杞菊花茶,附上一张便签写着“清肝明目,试试看”。午休时,他不再是简单度过去一丝信仰之力,而是拉过椅子,坐下来,耐心地询问小林具体的疼痛位置、发作频率、平时的作息和饮食。
“林哥,你这毛病光靠按两下治标不治本。你是不是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陈默的语气带着真诚的关切。
小林有些受宠若惊,絮絮叨叨地开始倒苦水,抱怨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
陈默认真地听着,脑海中那些来自“学者”信徒的、尚未完全消化的医学知识碎片,仿佛被某种意念激活,开始自行组合、推演。他一边听,一边用手指在小林的头颈肩几个穴位上比划、按压,寻找结节点和反应点。
“这里是不是特别酸胀?……你试试晚上十一点前睡觉,别碰手机。早上喝点小米粥,别空腹喝咖啡。还有,我教你几个简单的动作,没事就活动一下脖子……”
他不仅说,还亲自示范,甚至调动起一丝微弱的、蕴含“健康”特性的信仰之力,引导着小林的气血运行,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动作带来的舒缓效果。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消耗的信仰之力微不足道,但投入的心力和时间却远超以往。
对于前台小苏经常在处理复杂数据报表时抓瞎的情况,陈默也改变了方式。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偶然”路过给出一个关键提示,而是在一个下午不太忙的时候,主动走到前台。
“苏姐,忙呢?我看你经常和这些表格较劲,要不要学几个偷懒的技巧?”他笑着打趣道。
在小苏惊喜的目光中,他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手机热点(避免用公司网络留下明显记录),点开几个早已准备好的教学网页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