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影号”如同一位孤独的潜入者,悄无声息地滑入“静默星云”的外围。
星云之外,尚能看到远方恒星的微光,以及被侵蚀后残留的、黯淡的星际尘埃。而一旦进入星云的范围,所有的“光”仿佛都失去了意义。这里并非绝对的黑暗,而是一种令人心悸的“灰白”。不是颜色的灰白,而是“信息”的灰白。视觉接收到的信号还在,大脑却无法从中解析出任何轮廓、层次或意义,只剩下大片单调、空洞、令人作呕的基底色。
飞船的传感器发出了更加凄厉的警报。之前在外围还能检测到被严重干扰的背景辐射和粒子流,在这里,连这些宇宙最基本的“噪音”都消失了。能量读数归零,物质密度读数在无限接近于零的数值上跳动,空间曲率探测器显示空间结构本身变得异常“平滑”,仿佛所有曾经存在的褶皱和起伏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抹平。
银辉感觉自己不是航行在宇宙中,而是漂浮在一个概念上的“虚无”里。他调动“律法之种”,强化自身的感知,试图从这片信息的荒漠中榨取一丝一毫的线索。
他“听”到了。
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寂静的喧嚣”。那是“苍白之雾”侵蚀力量残留的余波,是信息被彻底分解、同化时发出的最后悲鸣,汇聚成一种无处不在的、低沉而混乱的背景“嘶吼”。这嘶吼不包含任何具体信息,却充满了毁灭和终结的意味,足以让任何拥有心智的生命陷入疯狂。
银辉紧守心神,“律法之种”在灵魂深处散发出稳定的微光,抵御着这精神污染。他像是一个在狂风暴雨中点亮一盏小灯的行人,灯光微弱,却坚定不移。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夜影号”向着嘶吼最“密集”、也最“空洞”的区域——星云的核心——前进。航速被降到最低,每一次微小的空间跳跃都经过无数次计算,生怕触发未知的反应。
随着深入,周围的“灰白”开始出现变化。不再是均匀一片,而是偶尔会浮现出一些……“残影”。
那是一片星域的轮廓,曾经或许有数个恒星系在其中闪耀,但现在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正在快速消散的灰色剪影,如同水中的倒影被石子打散。
那是一段宏伟的建筑结构的碎片信息,可能是某个文明倾尽国力建造的太空城垒,如今只剩下几根断裂的廊柱和扭曲的金属板的“概念”,没有质地,没有细节,正在被周围的灰白迅速吞噬、抹平。
甚至,银辉“看”到了一场宇宙战争的最后瞬间——两支庞大舰队的炮火对射的光痕,如同用灰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线条,刚刚显现,就在下一瞬被彻底擦去,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
这些“残影”,是那些被彻底侵蚀的文明留在宇宙信息基底上的最后印记,是它们曾经“存在”过的、正在被快速遗忘的“墓碑”。而侵蚀的力量,连这些墓碑都不允许存在。
银辉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这不仅仅是毁灭,这是彻底的“否定”,是对“存在”本身最极端的亵渎。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解析这些令人心碎的残影时,“夜影号”的被动信息接收矩阵,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与众不同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