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影号”如同一个重伤初愈的战士,在绝对寂静的黑暗虚空中缓缓漂流。引擎过载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船体偶尔还会迸发出一两簇细小的电火花,映照出内部驾驶座上银辉疲惫却异常明亮的双眼。
他活下来了。不仅从“异噬体”的獠牙下逃脱,更重要的是,他成功验证了“秩序”、“逻辑”、“律法”三者力量初步融合的可行性。这条独属于他的“定义者”道路,虽然刚刚起步,却已展现出足以在危机四伏的宇宙中撕开一条生路的锋芒。
他没有立刻进行下一次跃迁,也没有急于修复飞船那些不算致命的损伤。当务之急,是巩固这次生死搏杀带来的宝贵领悟,并彻底消化两枚“架构者”火种带来的知识,将它们真正转化为自身力量的基石。
他选择了一颗附近最为荒凉、几乎没有任何能量和物质波动的小行星作为临时落脚点。“夜影号”如同一个沉默的金属甲虫,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其冰冷崎岖的表面,利用小行星自身的引力和阴影,最大限度地隐藏自身。
舱门紧闭,银辉盘膝坐在驾驶舱中央,意识彻底沉入灵魂深处。
那里,不再是“律法之种”孤悬于意识的虚空。如今,两枚风格迥异却又同根同源的火种,如同双子星辰般,环绕着“律法之种”缓缓旋转,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光芒。
“秩序火种”如同浩瀚星图,光芒宏大而包容,蕴含着定义万物、构筑规则的磅礴知识。
“逻辑火种”则似精密堡垒,光芒内敛而坚韧,专注于信息结构的稳定、防御与对悖论的解析。
而“律法之种”,作为最初的核心,此刻更像是一个调和器、一个转换中枢、一个赋予“定义”以现实力量的“权限印章”。它本身的力量或许并非最强,但其“基于共识与契约进行定义”的特性,恰好成为了连接宏观“秩序”与微观“逻辑”的桥梁。
银辉不再试图强行让两枚火种融合为一,那或许并非正确的方向。他采取了一种更巧妙的方式——构建一个以“律法之种”为核心的、稳定的三角能量循环体系。
他以自身意志为引,以“律法之种”的力量为脉络,小心翼翼地在三者之间搭建起无形的能量通道。“秩序火种”提供框架和蓝图,“逻辑火种”负责校验和稳定框架内的每一个节点与连接,而“律法之种”则赋予这整个框架“现实存在”的权限与力量。
这个过程比单纯的融合更加精细,也更加消耗心神。他需要时刻维持三者能量波动的平衡,确保信息流的顺畅,更要理解它们底层逻辑的共通语言。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中流逝。小行星带围绕着遥远的恒星残骸,进行着永恒的、无声的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