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方舟如同幽灵般滑行在寂静的星域中,前方,根据星图指示,本应是“标记α”——那传说中的“生命摇篮”所在。然而,映入众人眼帘的,却只是一片看似寻常、甚至有些空旷的虚空。没有预想中的奇异星云,没有庞大的气态巨行星,只有几颗黯淡的老年恒星在极远处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以及更远处模糊的星系背景。
“坐标确认,就是这里。”导航员-7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所有传感器反馈,此区域空间参数稳定,能量辐射处于背景噪音级别,未发现任何异常结构或高维信号。”
主控室内,气氛凝重。霍震岳、贞德等人望着舷窗外那片“虚无”,眉头紧锁。历经艰辛,击败强敌,穿越险地,最终抵达的目标点,竟然空无一物?这种落差让人难以接受。
苏芸和她带领的技术团队已经不眠不休地工作了数十个小时,试图从火种密钥和现有数据中破解入口之谜。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无数复杂的公式、空间拓扑模型、能量流谱如同瀑布般刷新。
“不行,常规扫描完全无效。”苏芸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疲惫,“‘宇宙泡’或‘时空褶皱’的理论模型显示,其入口并非固定的空间坐标,而是与整个区域的时空曲率、量子涨落乃至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维度规则动态关联。没有特定的‘钥匙’和‘信标’引发共鸣,它对于外界而言,就是绝对的‘无’。”
“难道真的要掉头,去硬闯荒牙主母的防线,抢夺信标?”霍震岳沉声道,这个方案风险极高,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这时,一直静坐于指挥席上,双眸微阖,仿佛与整个方舟、与外界虚空融为一体的林夜,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眼中那旋转的混沌星云,似乎变得更加深邃,倒映着窗外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星空,却仿佛看到了其背后隐藏的、更加复杂的经纬。
“不,我们不需要敌人的信标。”林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摊开手掌,那枚暗金色的火种密钥静静悬浮,内部的光点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闪烁着,仿佛在焦急地提示着什么。
“密钥本身就是指引。”林夜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目光扫过苏芸构建的那些复杂模型,“你们的方向没错,但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变量’。”
“变量?”苏芸一怔。
“铁血帝国将希望寄托于‘有机体’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林夜指向屏幕上的时空曲率模型,“这个入口的隐匿和开启机制,或许并非完全基于固定的物理规则,而是……基于某种意识层面的‘认同’或‘共振’。”
他看向众人,解释道:“就像一把拥有最高权限的智能锁,它不仅验证钥匙的物理结构(密钥本身),更验证持钥匙者的‘身份’(变量特质)。荒牙族和观察者拥有的‘信标’,可能是一种强力的、但相对粗暴的‘信号发生器’,能强行在特定的时空频率上‘敲门’,引起入口的被动反应。但如果我们能证明我们就是帝国等待的‘变量’,或许就能以更柔和、更本质的方式,让入口‘主动’为我们打开。”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近乎玄学,但出自刚刚吞噬了恒星的林夜之口,却让众人不由自主地去相信。
“那我们该怎么做?”贞德问道,圣光在她周身流转,她也能模糊地感知到那片虚空背后似乎蕴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