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城北十里长亭外。
冰雪初融,天气依旧寒冷刺骨,泥泞的道路在晨光中泛着湿漉漉的光。这一天一大早,这里已经聚集了熙熙攘攘的百十号人,有穿官服的,有着锦衣的,还有不少执幡列队的衙役,把原本空旷的亭外挤得满满当当。
当先几人身穿绿色官袍,其中一人年纪约莫二十几岁,面如冠玉,唇如点绛,样貌极为俊美,特别是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让人浮想联翩,如果换上一身女装,恐怕还比那些江南名妓还要美上三分。
此人正是那位名叫樊若水的假和尚。他此时虽面带笑容,却笑得的十分勉强,眉宇间不时闪过阴沉之色。
想不到自己上任知州仅仅三个月时间,就被贬为通判,而且弹劾自己的理由有理有据,但是这能怪我吗?池州不过归宋短短数月,人心未附,为了拉拢人心,还任用了一半以上归附的唐国旧臣,乡绅也各怀心思,光是稳住局面就耗尽了心力。
赋税土地清查不明,漕运积弊难除,哪一样是朝夕能理顺的?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已经及时弥补了,还要自己怎么样?
那些弹劾自己 “治理不力” 的奏章,分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樊若水心中一阵苦闷。
而陆子扬,不过是自己手上的阶下囚而已,去了汴梁一趟,不仅受到官家赏识,如今摇身一变,竟变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道理自己哪里说去?瞥见一旁的司理参军、司户参军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恭敬,不知在背后怎么笑话自己呢!
看来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想到陆子扬如今的境遇,也不过是得到晋王的赏识才平步青云的,他有什么本事。樊若水心中感叹了一句。
也罢,我倒要看看和州这一番乱局如何收拾。
就在这时,官道北面一辆宽大的马车不急不缓的驶来,车辕两侧各悬一块狭长木牌,黑漆为底,上书金色篆字 ,左侧是 “淮南路转运司”,右侧为 “和州州衙”。马车前后各有数名骑马的护卫,身着玄色劲装,腰佩短刀,眼中精光湛然,一看便知身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