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野身上。
他接过文件,封面上的公章鲜红刺眼。
他不慌不忙,甚至对那个男人点了点头,转身走到投影仪前。
他没有解释,没有争辩,只是打开了一段段视频。
视频里,是孩子们接受康复治疗的日常,是家长们签收药物的画面,是志愿者们搬运物资的背影。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清晰的电子账单上,每一笔支出后面,都跟着一个手写的家长签名。
“每一分钱的去向,都由至少三位家长签字确认。”张野转过身,目光平静而锐利,直视着西装男人,“你们查的是钱,我们守的是命。”
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祠堂厚重的木门外。
赵子轩看着一片漆黑的展览场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刚刚联系了本地电工,对方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最后才吐露实情:“上面……上面打了招呼,这条线路今天得检修。”
“检修?”赵子轩低声重复了一遍,从角落里拖出一个笨重的备用蓄电池,接上音响。
电流的滋滋声后,扩音器里传出他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各位,看来我们原定的展览开不成了。不过没关系,现在,我们来上一堂‘合规外的历史课’!”
他按下了播放键。
一阵苍老而沙哑的男声从音响里传出:“一九八三年,大旱,地都裂了。没人等文件,没人等批复,全村人扛着锄头,挖了七天七夜,挖出了一口救命的井……”这段口述录音,连同现场被断电的画面,迅速被传到网上。
一个话题悄然爬上热搜:我们不是违规,是传承。
当晚,夜色深沉。
十几个村民举着手电筒,默默地来到祠堂门口,光柱在黑暗中交织。
为首的老人对赵子轩说:“娃,我们不懂网上的事,但祠堂的灯,不能灭。我们来守灯。”
林枫站在答辩席上,面前是教育局“青年公益孵化专项”的评审组。
他深吸一口气,翻出老陈寄来的那封信,信纸已经泛黄。
他将信的内容,打在了PPT的首页:“他们说我们没有资质,可孩子们的冬天,等不起漫长的审批流程。”
他身后的屏幕亮起,陈默的头像出现在角落,他正在远程接入,实时演示“信号站2.0”的匹配过程。
屏幕上,数据飞速滚动,突然,一个红色的求助弹窗跳了出来——“甘肃会宁,盲童学校急需一批盲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