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的会议室庄严肃穆,深色的胡桃木长桌泛着冷光,像一条分割开两个世界的河流。
河流的一边,是仁济评估中心的代表王副主任,他西装笔挺,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后的巨幅屏幕上,PPT的标题《智能化慈善的必然趋势》用一种冰冷的黑体字宣告着他们的立场。
河流的另一边,林枫团队的几人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被安排在“第三方观察团”的席位上,更像是这场审判的旁听者。
张野把一个边缘已经磨损的旧纸箱轻轻放在脚边,动作小心翼翼,仿佛里面装着的是易碎的珍宝。
王副主任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在会议室里回响,清晰而自信:“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慈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最高效的地方,是我们仁济评估中心的核心课题。”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跳出一张复杂的图表,无数条曲线交织攀升。
“通过我们的智能化评估模型,合作机构的收养转化率在过去三年内,平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它意味着更多的孩子,找到了永久的家。”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会场的和谐。
“请问王副主任,”苏晚晴站了起来,目光如炬,直视着台上的王副主任,“您所说的‘转化’,究竟是指孩子被成功收养,还是仅仅从一家福利院,被‘转化’到了另一家机构?”
王副主任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苏同志,我想这个词的含义是清晰的,我们追求的是最终结果。”
“是吗?”苏晚晴没有理会他的官腔,她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转向会议主席,“我请求展示一份来自我们‘萤火系统’追踪到的数据。”
得到默许后,她将电脑屏幕投影到墙上。
那是一个简陋但清晰的表格,没有花哨的曲线,只有一行行冰冷的名字和状态。
“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过去五年,经由仁济评估模型判定为‘低潜力’而被淘汰、转移的六十八名残障儿童中,仅有九人最终被成功安置。另外,还有十一人,彻底失联。”
她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百分之三十七的转化率背后,是百分之十六的失联率。王副主任,请您告诉我,这叫高效,还是失职?”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王副主任的脸色变得铁青,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主席台上的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示意会议继续。
轮到陈默发言时,他没有走上讲台。
他只是默默地连接好设备,然后对全场说:“我不想谈论复杂的代码和算法,我想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屏幕亮起,画面里是一个瘦小的男孩,正是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