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集团与A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结束后,整个行业都在关注这两家公司的下一步动作。整合,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关键词。
在陆氏集团的战略会议室里,整合管理团队已经集结完毕。苏念作为负责人,站在投影屏幕前,向团队成员们介绍着整合计划。
各位,我们的整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苏念指着屏幕上的PPT,第一阶段是组织整合,我们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两家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第二阶段是业务整合,将A集团的高端制造和研发部门与我们的现有业务进行融合。第三阶段是文化整合,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苏总,A集团的研发总监王志明举手提问,研发部门的整合会不会影响我们现有的研发进度?我们有几个重要项目正在关键阶段。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苏念微笑着回答,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在组织整合阶段,研发部门将保持相对独立,确保现有项目不受影响。业务整合阶段,我们会成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两家公司的研发资源。
那人员调整呢?A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李雪问道,会不会有大规模裁员?
我们的原则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苏念坚定地说,整合过程中确实会有岗位调整,但我们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培训和转岗机会。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我们会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合法权益。
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团队成员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公司,但都对整合充满了期待。
会后,陆时衍和苏念单独留下,讨论着整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我担心的是文化冲突。陆时衍坦言,两家公司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要真正融合起来并不容易。
你说得对。苏念点头,但这也是整合的意义所在。通过文化整合,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一个更强大、更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呢?陆时衍问道。
从沟通开始。苏念微笑着回答,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让两家公司的员工能够充分交流,增进了解。
与此同时,在A集团的老厂区,员工们正议论纷纷。
听说陆氏集团很注重员工福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希望整合后我们的待遇不会降低。
我倒不担心待遇,我担心的是我们的工作方式会被迫改变。
这些议论传到了苏念的耳中。她立即决定,召开一次员工交流会,亲自解答大家的疑问。
在A集团的大礼堂里,苏念站在台上,面对数百名员工,真诚地说道:各位,首先我要感谢大家过去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整合不是吞并,而是融合。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公司,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礼堂里鸦雀无声,员工们都在认真聆听。
关于大家关心的待遇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不会降低。苏念继续说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我们会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
那我们的工作方式呢?一位老员工举手问道,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工作节奏,突然改变会很不适应。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苏念耐心地解释,我们不会强迫大家改变工作方式,而是通过交流和培训,让大家了解新的工作方法的优势。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效率,让大家的工作更轻松、更有成就感。
交流会持续了两个小时。苏念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解答,赢得了员工们的信任和支持。
整合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陆氏集团的国际扩张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L国的首都,陆时衍和苏念正在与L国的知名企业K集团进行谈判。
陆总,苏小姐,我们非常欣赏贵公司的发展战略。K集团的CEO安德森先生说道,但合作需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想知道,陆氏集团如何看待L国的市场环境?
我们非常看好L国的市场潜力。陆时衍回答,L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为我们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那贵公司如何应对L国复杂的法律法规?安德森先生继续问道,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法律障碍。
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苏念微笑着接过话,我们的法务团队由资深律师组成,熟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在进入L国市场之前,我们已经对当地的法律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合规策略。
很好。安德森先生满意地点头,那我们来谈谈具体的合作方案吧。
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三天后,陆氏集团与K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在L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消息传回国内,立即引起了轰动。
陆氏集团这是要成为跨国企业了!
国际化布局啊,太厉害了!
看来陆氏要引领行业发展了!
在一片赞誉声中,陆氏集团的股价再次创下新高。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就在整合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时,陆氏集团收到了来自C国的反倾销调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