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细微的举动,让在场几人眼神微动。在这种以酒为媒的社交场合,主动要求换茶,要么是不懂规矩,要么就是内心极度自信,无需借酒力,也不愿随波逐流。他们直觉认为,林见鹿属于后者。
侍者很快端来一杯热气袅袅的龙井。林见鹿接过白玉般的瓷杯,温热透过杯壁传来,让他心神更加宁静。他轻轻拨动杯盖,嗅了嗅那清冽的茶香,这才抬起头,看向李明宇,不疾不徐地开口:
“李总谬赞。高见谈不上,只是一些个人的浅见。”他语气平和,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我认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科技产业的发展将紧紧围绕‘深度融合’与‘基础突破’这两个核心。”
“哦?深度融合?基础突破?”李明宇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这两个词吸引了。
“是的。”林见鹿颔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深度融合’,指的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就是常说的‘互联网+’或者‘产业数字化’。但这不仅仅是把业务搬到网上,而是利用数据、算法、网络,重塑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等每一个环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如李总所在的科技领域,如何将AI算法与硬件设计更深度地结合?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优化生产线?”
他顿了顿,看到李明宇眼中闪过的亮光,知道说到了点子上,继续道:“而‘基础突破’,则更为关键和艰难。这指的是在底层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比如半导体材料与工艺、高端工业软件、基础算法框架、核心通信协议等。这些领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但却是决定我们能否摆脱受制于人局面、能否在下一轮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权的根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举起手中的茶杯,仿佛那不是茶杯,而是一个微缩的科技世界:“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在应用层做文章,就如同只在意茶杯里水面的涟漪,却忽略了承载茶水的茶杯本身是否坚固、是否源自我们自己的窑口。一旦别人拿走了茶杯,或者不再给我们烧制茶杯的技术,再好的茶叶,也无法变成香茗。”
这个比喻形象而深刻,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宴会厅这一角彻底安静下来,连远处的一些交谈声都小了下去。柳芸、周启明等人也收起了最初的一丝随意,神情变得专注。
东升投资的周启明扶了扶眼镜,沉声问道:“林同学对基础领域如此看重,但投资界普遍认为这些领域风险过高,回报周期过长。你认为,资本应该如何权衡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尖锐的问题,直指资本逐利性与国家战略需求之间的矛盾。
林见鹿轻轻呷了一口清茶,茶汤微苦回甘,沁人心脾。他放下茶杯,目光清澈而坚定:
“周总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资本天生厌恶风险,追求回报,这无可厚非。但真正的顶级资本,看的不仅仅是短期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是未来的‘定价权’和‘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