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灵犀OS’,或者说,我们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图形交互界面和触摸优化技术**,恰恰能解决他们这两个痛点。”林见鹿目光锐利起来,“我们不直接推销完整的OS,而是先以**第三方用户界面(UI)定制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切入。”
“UI定制?”赵昊愣了一下,随即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对啊!咱们把Demo里那套漂亮的界面、流畅的触控,打包成一个软件包,让他们刷到基于MTK平台的手机上?这样他们不用动底层,就能让手机看起来、用起来完全不一样!”
“没错。”林见鹿点头,“这降低了他们的尝试成本和风险。我们可以先找一两家有想法、愿意尝试差异化的厂商,进行小范围的**预装合作**。一旦市场反馈良好,就能证明我们技术的价值,为我们后续推广完整的OS铺平道路。”
思路一转,豁然开朗。
赵昊立刻重新振作起来,调整了话术。他不再一上来就大谈“操作系统”、“生态梦想”,而是强调“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差异化卖点”、“低成本实现高端交互感”。
这一次,效果明显不同。虽然依旧有很多厂商表示怀疑或直接拒绝,但终于有一家位于华南、名为“科峰电子”的手机厂商,表现出了初步的兴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峰电子规模不大,主要做低端功能机出口和国内乡镇市场,近年来也感受到了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一直想寻求突破。接待赵昊的是他们的研发部副经理,姓钱,一个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里还带着点技术人执着的中年男人。
在科峰电子简陋的会议室里,赵昊没有带笨重的开发板,而是用笔记本电脑播放了精心剪辑的“启明”Demo演示视频,重点突出了那流畅的图形切换和精准的多点触控效果。
钱经理看着视频,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眼神渐渐变得专注,尤其是在看到双指缩放和流畅的界面切换时,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这效果……确实不错。”钱经理沉吟道,“比我们现在用的MTK原生界面强太多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稳定性如何?适配我们现在的平台(他报了一个MTK的低端芯片型号)需要多久?”
问题开始切入实质。
赵昊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谨慎地回答:“钱经理,核心是我们自研的图形渲染引擎和触摸事件处理框架。稳定性经过严格测试,至于适配……”他看了一眼旁边的林见鹿。
林见鹿接过话头,语气平稳而专业:“钱经理,适配工作需要基于贵方提供的具体硬件参数和BSP(板级支持包)。如果贵方能够提供完整的开发环境和测试样机,我们有信心在**两个月内**,完成基础UI的移植和主要功能的适配,达到可演示的水平。”
他没有把话说满,但给出的时间表显示了强大的技术自信。
钱经理看着眼前这个过分年轻却气场沉稳的“技术负责人”,心中惊疑不定。他从业十几年,见过不少吹得天花乱坠的团队,但像这样逻辑清晰、不卑不亢的年轻人,还是头一次见。
“两个月……口气不小。”钱经理笑了笑,没有立刻表态,“这样吧,你们留一份更详细的资料,包括技术白皮书和商业合作方案。我需要向上面汇报一下。”
虽然没有立刻达成协议,但对方愿意考虑,并且索要了详细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