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舆论哗然

**然而,在广大的民间舆论场,尤其是在一些注重线下社群和熟人关系的圈层里,争论却更加鲜活和直接。**

在某个三四线城市的公园一角,一群晨练的老大爷老大妈,一边打着太极拳,一边就这事争得面红耳赤。

“要我说,那个姓林的小伙子做得对!跟那种人有什么好打的?掉价!”一位戴着老花镜、干部模样的老人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旁边一位光着膀子、浑身肌肉疙瘩的老大爷不乐意了,“马老师再不对,他也是为了咱传统武术发声!现在年轻人谁还练这个?都抱着手机电脑,身子骨都糟蹋完了!那小子搞的那些东西,就是害人!”

“就是就是!”一个老太太附和道,“我看那马老师身子骨挺硬朗,说不定真有功夫呢!那个林见鹿不敢应战,就是心虚!”

“你们懂什么!那是高科技!人家一天赚的钱,比马保国一辈子见过的都多!跟你们掰扯不清!”

类似的争论,发生在无数个家庭饭桌、朋友聚会和线上聊天群里。支持马保国的人,未必真的相信他能打,更多的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传统失落、身体机能退化以及科技带来生活巨变的一种朴素担忧和抵触情绪。而支持林见鹿的年轻人,则觉得这帮老古董不可理喻,完全无法理解现代科技的价值和魅力。

这种代际之间、观念之间的碰撞,使得“比武”事件远远超出了一场简单的商业炒作或网络闹剧,成为了一个折射社会心态、文化冲突和时代变迁的棱镜。

**见鹿科技内部,自然也密切关注着这一切。**

沈渊的舆情监控团队二十四小时轮班,实时追踪着各大平台的数据波动和情绪变化。巨大的数据看板上,密密麻麻的曲线和关键词不断跳动。

“林总,目前正面评价稳定在65%以上,中性吃瓜占20%,负面评价已降至15%以下,主要集中在部分对科技持保守态度的群体。”沈渊汇报道,“‘非遗数字新生’计划的相关话题热度正在快速攀升,预计将成为我们下一个品牌宣传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