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的温情尚未完全沉淀,意识星图中那与母亲气象笔记产生的奇异“谐振动”,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林见鹿迈向更深邃的未知。他清晰地意识到,无论是解读这超越现世认知的“星图”,还是应对索恩背后那失格的古老力量,乃至引领“金乌”走向真正的能源自由,依靠现有的、条块分割的学科壁垒和短期功利的研发模式,已然不够。他需要一种更本源、更自由、更能容纳“疯狂”想象力的土壤。
于是,在婚礼结束两周后,一个震动全球学术界和思想界的消息,由见鹿科技联合多家顶尖学术机构共同发布——“见鹿书院”(Jianlu Academy) 正式成立。
书院没有选址在喧闹的都市中心,也没有放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而是依托宁州已有的高教科研区,在一片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之地,改造和新建了一系列极具设计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群。这里与其说是一个研究机构,不如说是一个为思想提供庇护和碰撞的“乌托邦”实验场。
成立仪式当天,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领导剪彩。在书院主楼——“思源堂”前那片巨大的、如同镜面般的静水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起航”论坛正在举行。与会者不过百余人,却堪称一场全球顶尖智慧的盛宴。
林见鹿穿着一件简单的深灰色高领毛衣,站在水岸边的发言台前,背后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无垠的天空。他没有讲稿,目光平和地扫过台下那些年龄、国籍、专业背景各异,但眼中都闪烁着独特智慧光芒的面孔。
“欢迎各位,来到见鹿书院。”他的开场白简单直接,“这里没有KPI,没有强制的研究方向,甚至不要求一定产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些习惯了项目制、论文导向的学者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林见鹿微微一笑,继续道:“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不合时宜。在一个追求效率和速成的时代,我们却想创造一个‘浪费’时间的地方。”
“但我们想‘浪费’时间在什么地方呢?”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我们想‘浪费’在那些看似无用的问题上——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时间是否是单向的?数学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宇宙的母语?不同的古老文明,是否曾用不同的‘语言’描述过同一个宇宙真相?”
“我们想‘浪费’在那些被现有学科边界强行割裂的领域交叉处——生物学如何启发材料科学?量子物理如何重新定义信息?艺术直觉能否为数学证明提供灵感?”
“我们更想‘浪费’在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敢于质疑一切既定框架,拥抱不确定性,在混沌中寻找新的秩序。”
他指了指身后的静水广场和更远处的山峦:“书院提供这样的环境,提供全球顶尖的算力支持(当然,包括‘烛龙’和‘灵犀’),提供无上限的经费保障(由‘见鹿基础科学研究基金会’独立支撑),更重要的,是提供彼此——在座的各位,以及未来将加入的每一位,将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
“见鹿书院唯一的目标,就是探索‘元问题’(Meta-questions),追寻那些支撑所有科学技术乃至人类认知的底层逻辑和终极原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我们相信,只有在这种极度自由和纯粹的探索中,才能真正触碰到创新的源泉,才能为人类文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无论是技术瓶颈还是生存危机,储备最根本的智慧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