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那条弹幕还悬着——“我们已经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发布了‘你’的作品。”
陈星燃盯着它看了两秒,忽然把嘴里含了快一个小时的柠檬味棒棒糖咬碎,咔的一声,糖渣卡在牙缝里也没管。他手指在控制台轻轻一划,系统界面无声展开,心念一动,切换至“未来直播间”。
画面跳转。
三年后的某个夜晚,一座漂浮在近地轨道的影院舱内,一群外星观众戴着半透明神经环,身体随剧情剧烈晃动。当主角驾驶机甲撞向敌方母舰时,他们集体前倾又猛然后仰,脸上写满震撼与兴奋,像是亲身经历了一场星际战役。
他截下这一帧,投到主控室中央光幕上。
“他们能抄剧情,能仿画面。”陈星燃声音不高,“但这种体验,得长在这具身体上才行。”
夏洛璃走过来,瞥了眼画面中那些抽搐的肢体反应:“你是说……要让观众也‘感同身受’?”
“不止是看。”陈星燃点头,“是让每一拳、每一次爆炸,都打在他们屁股上。”
周小胖正抱着半只烤鸡啃得满嘴油,闻言差点呛住:“等等,燃哥,你是想搞‘看电影送过山车’?这合法吗?”
“合法。”陈星燃调出设计图,“座椅加装AR反馈芯片,背部和腰部嵌入微型震动马达阵列,配合环境喷雾、定向低频音波,还原撞击感。只要不把人甩出去,就不算工伤。”
夏洛璃皱眉:“功率呢?这么多模块同时运行,线路撑得住?”
“撑不住。”陈星燃点了点她之前提交的能量回流结构图,“所以要用你的莫比乌斯环设计,把电能循环利用,避免瞬时峰值过载。就像呼吸——吸进去多少,吐出来再补一点。”
“听上去像给椅子做心肺复苏。”周小胖嘟囔。
“差不多。”陈星燃笑了,“还得会喘气。”
三人当场分工。夏洛璃优化能量结构,确保电流稳定回流;周小胖负责编写驱动程序,模拟不同场景下的震动频率——比如机甲落地是“咚!咚!”,拳头命中是“啪!啪!”,爆炸则是“轰——嗡——”带拖尾的那种。
“要不要加个‘反派被打脸’专属震感?”周小胖边敲代码边提议,“左右脸交替抖,用户体验拉满。”
“别整活。”夏洛璃翻白眼,“先保证别把观众抖进医院。”
第一轮改装在试验影厅完成。六张座椅排成弧形,每张都接了七八根线,背后贴着散热片,看上去像一群等待复活的机器人。
测试开始。
志愿者戴上轻量AR眼镜,播放《音浪之巅》高潮段落:林婉清操控机甲突破防线,一记重拳砸穿敌方核心舱。
结果刚进入战斗节奏,座椅突然疯狂抖动,幅度远超预期。最后一拳落下时,整排椅子猛地向前一冲,前排那人直接从座位上弹起来,踉跄几步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