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汪氏之光:照亮华国民营企业前行路

“汪董事长,” 林建军翻到供应链成本控制那一页,手指在数据表格上滑动,“您看我们厂现在的情况,原材料采购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8%,物流配送还经常延误,您当年是怎么把这些成本压下来的?”

我指着表格里的 “集中采购联盟” 字样,解释道:“汪氏刚做海外市场时,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后来我们联合了长三角地区五家做机械配件的企业,成立了集中采购联盟,统一向海外供应商下订单,采购量上去了,单价自然就降了。而且联盟还和物流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不仅配送时效有保障,运费也比单独合作低 15% 左右。”

“集中采购联盟?” 林建军眼前一亮,“可我们要是联合其他企业,会不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毕竟每个企业的需求量不一样。”

“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考虑到了。” 我拿出一份联盟章程复印件递给她,“联盟内部会根据各企业的年度采购量划分权重,采购成本按权重分摊,物流费用则按实际运输量结算。为了保证公平,我们还专门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做审计,每季度公开一次账目。林总要是有兴趣,汪氏可以帮你们牵线,联系几家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一起探讨联盟的运作模式。”

林建军激动得站起身,紧紧握住我的手:“绿萍总,您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要是没有您指点,我们还不知道要在黑暗里摸索多久呢。”

“都是华国民营企业,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我笑着摆摆手,“汪氏能有今天的成绩,也离不开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支持。当年我们开发智能生产系统时,资金周转困难,是周边几家企业主动预付了货款,才让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汪氏有能力了,自然要把这份情谊传递下去。”

正说着,助理敲门进来,递过来一份邀请函。“绿萍总,这是珠三角民营企业协会发来的,邀请您下周末去广州做分享,主题是‘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接过邀请函,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列着近百家参会企业的名称,既有做电子元件的,也有做服装外贸的。“回复协会,就说我准时参加。对了,让技术部准备一份数字化转型的实操手册,打印两百份带过去,方便大家参考。”

助理刚走,林建军就感慨道:“绿萍总,您这无私的劲儿,真是我们民营企业的榜样。现在圈子里都在说,跟着汪氏的脚步走,准没错。上次听说您帮着西部的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搭建了电商平台,短短半年就让他们的销售额翻了三倍,是不是真的?”

提起这件事,我想起去年去西部考察的经历。那时候,当地的苹果、核桃等农产品因为没有销路,大量堆积在仓库里,农户们愁得睡不着觉。我当即决定,让汪氏电商团队进驻当地,帮企业搭建线上销售渠道。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 我回忆道,“我们先是派了专业的摄影团队,帮农户给农产品拍宣传照、录短视频,突出‘原生态’‘无添加’的特点。然后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还请了当地的农户做直播带货,让消费者看到最真实的生产过程。另外,我们还帮企业优化了包装和物流,确保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时还是新鲜的。”

“说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不容易吧?” 林建军的团队成员忍不住问道,“比如直播带货,农户们可能连智能手机都用不熟练,更别说做直播了。”

“确实遇到过不少困难。” 我点点头,“我们专门组织了培训班,从如何使用直播设备、怎么跟观众互动,到如何介绍产品特点,一步步教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有个农户紧张得说不出话,直播了十分钟就下播了。后来我们让汪氏的主播带着他一起播,慢慢就熟练了。现在他的直播间每场都有上万人观看,还成了当地的‘网红农户’呢。”

林建军听得频频点头,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绿萍总,您这些经验太宝贵了。我们青峰机械也想尝试数字化转型,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您能给我们指条明路吗?”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 我沉思片刻,说道,“首先要做的是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找出存在的痛点和难点。比如你们生产环节中,是不是经常出现生产计划与订单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库存管理是不是还停留在人工记录的阶段?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