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李薇:汪氏集团欧洲市场开拓的破局者

接着,她又拿出一份文件:“关于数据保密的问题,我已经和总部法务部沟通好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签署保密协议,数据仅用于本次方案优化,一旦泄露,我会承担全部责任。另外,我把方案中涉及的执行步骤拆分成了 12 个小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领域选择任务,完成后会有额外的绩效奖励。”

这时,马克突然站起来:“就算你了解市场,可你之前在国内的业绩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能带领我们做好?”

李薇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我在国内负责华东市场时,曾遇到过和现在类似的情况,当时团队业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我接手后,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了业绩翻倍。我把当时的推广方案、销售数据和客户反馈都带来了,大家可以随便看。” 她将一叠文件放在会议桌上,“而且,我已经向汪董申请,只要我们这个季度能完成既定目标,全体团队成员都能获得一次去华国总部参观学习的机会,费用由总部承担。”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有人拿起李薇带来的文件翻看,还有人开始讨论方案中的任务分配。皮埃尔小声对旁边的同事说:“没想到她真的做了这么多准备,之前是我们误会她了。”

马克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他走到李薇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总,对不起,之前是我太固执了,我这就让团队整理数据,明天一早就发给您。”

李薇笑着点头:“没关系,大家都是为了团队好。以后有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随时沟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开欧洲市场。”

第二天一早,李薇就收到了马克发来的数据。她根据数据对方案做了最后调整,然后带领团队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一个月后,中端价位的智能产品在西欧地区上市,首周销量就突破了预期,经销商们纷纷追加订单。

在团队庆功宴上,马克举着酒杯对李薇说:“李总,之前是我眼界太窄了,以后您指哪,我们就打哪!” 李薇看着热闹的场面,心中感慨万千 —— 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从来不是强硬对抗,而是用真诚和实力赢得信任。

除了内部团队的阻力,欧洲政府的政策限制也给李薇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欧洲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外来企业的限制政策,这对汪氏集团这个来自华国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产品准入方面,欧洲市场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认证体系,我们的产品要想进入欧洲市场,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检测和认证,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而且,即便我们的产品通过了认证,在市场竞争中也会面临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当地政府会对本地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而我们作为外来企业,却无法享受这些福利,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在价格上失去了竞争力。

更让我们头疼的是,在一些大型项目的招标中,欧洲政府会暗中偏向本地企业,即便我们的方案和报价更具优势,也很难中标。有一次,我们参与了一个欧洲某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我们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和价格上都远超本地企业,可最终还是因为 “外来企业” 的身份,遗憾落选。

雪上加霜的是,欧洲民众对华国的认知偏差,也成为了汪氏集团产品打开欧洲市场的一大障碍。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媒体片面报道的影响,很多欧洲人对华国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认为华国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让他们对汪氏集团的产品充满了不信任。

法兰克福中央商场的中庭,汪氏集团的产品展示区被精心布置得亮眼醒目。白色展台上,智能家电、高端厨具等产品摆放整齐,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产品功能演示视频。李薇穿着干练的职业套装,正和团队成员一起整理宣传资料,可半个多小时过去,驻足的消费者寥寥无几。

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女士路过展示区,目光扫过产品上的 “Made in China” 标识,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团队成员索菲亚立刻上前,热情地递出宣传册:“女士您好,我们是汪氏集团,专门研发高品质家居产品,您可以了解一下。”

女士却摆摆手,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嘴里还低声嘀咕:“华国的产品?算了吧,我之前买过一个华国牌子的电饭煲,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坏了,质量太差。”

索菲亚手里的宣传册僵在半空,脸上满是尴尬。李薇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别在意,自己则走向一对正在犹豫是否上前的年轻情侣。